当前位置:>>

“限购令”周年 温州楼市挤降“虚火”

2011年10月31日 10:30:17来源:温州都市报责任编辑:姜珂珂字体:【大】【中】【小】
简介:

  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即将过去,但这个房产销售的黄金季节,显得有些成色不足。就在国家统计局于本月18日公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中,温州成为唯一一个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

  去年10月,温州版“限购令”首次出台,今年3月,在国家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温州升级版“限购令”出台。在持续的楼市调控政策下,销售量和房价均同比下跌的温州楼市,是否意味着出现拐点端倪,还只是将“虚高”的水分挤出。昨天,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市场调查:房价波动大,大房子卖不动

  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中介机构。在市区江滨中路鹿城广场附近的一家房屋中介,记者看到门口的红牌子上面,并没有显示鹿城广场的售楼信息。该中介负责人介绍,以前门口还贴着鹿城广场的照片招揽生意,可现在这样的大房子卖不动了。

  而红牌子上显示的在售楼房大多集中在市区上陡门、蒲鞋市等老住宅区,而且信息后面未注明价格。“现在房价波动大,房东可能隔天就改了价格,干脆就把价格一栏先空着。”这名中介坦言,最近房价确实有下跌。

  因为成交量少,温州的不少房屋中介所干脆关门停业。昨天,记者走访市区下吕浦、新田园、上陡门等住宅区发现,原先开设在这些住宅区附近的一些房屋中介已关门歇业了。

  在市区新田园住宅区附近的一家中介所负责人说,“房子卖不动,两个月才卖出了2套。”

  该负责人介绍,现在来买房的基本上是实打实的刚性需求,用来投资的买房者少了很多,而卖房的很多是因为资金周转紧张,而且要明显降价才有成交可能,“刚成交的一套新田园的小户型,单价为2.4万元/平方米,而这一带的房子最高时涨到3万元/平方米左右。”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市区二手房市场近期“急售”房源增多,部分业主议价空间加大,不过不少大户型的住宅,特别是高档小区的楼盘,由于很多要求购房者一次性付清购房款,无形中加大了成交的难度,基本上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数据对比:9月市区二手房交易量444件,去年同期近2000件

  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调控措施的累加效应,特别是“限购令”实施之后,温州房地产市场开始显现调控效果。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市新建住宅登记成交仅43套,包括市区城建国有资产拍卖成交38套,市区二手房成交494套。温州今年1月~9月的商品住宅销售量是87万平方米,而去年同期是133万平方米。根据温州市统计局2008年以来历年的销售数据显示,即使在市场最低迷的2008年,温州的住宅销售面积依然可以达到141.12万平方米。

  另外,根据温州市房屋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9月份市区二手房交易量444件,而去年同期的成交量为近2000件,数量比上个月减少27%,比去年同期减少75%。另外,9月份我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较8月份下降11.4%,成为70个大中城市跌幅最大的城市。

  同时,记者从温州银监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温州房地产贷款出现持续下降。到2011年9月末,温州市银行业房地产贷款余额为723.6亿元,比年初减少27.5亿元,月均下降3.06亿元,下降3.97%,而去年同期则增加119.4亿元。其中个人购买房屋贷款余额为577.9亿元,比年初减少17.6亿元,下降3.14%,而去年同期则增加125.8亿元。

  温州银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季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按照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新政,继续加大力度,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将严格执行开发企业“名单制”管理和开发贷款以在建工程抵押两个基本要求,同时增加风险排查频度,加强对抵押物的及时估值和持续管理;严控对违规挪用信贷资金、捂盘惜售、存在土地闲置等违法违规经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各方观点:或许将步入转型时期,预言房价拐点为时尚早

  销售量和价格双双下跌,这对温州楼市而言,是否意味着房价拐点到来了?对此,有房产界人士认为,二手房价格大幅跳水其实并不像传言中那么普遍,很多时候都是一些资金链紧张,急于回笼资金的房屋持有人,并不能代表整个温州楼市。而且多数温州人更多选择将投资在温州以外的房子出售,而不会把温州当地的房子大幅降价出售,预言房价拐点为时尚早。

  也有人认为,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但是现在政府政策主动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及货币趋于正常化,这些原因使得前十年房地产市场的扩张速度将难以持续。因此,未来房地产发展必然进入转型时代。

  温州天浩置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向洋认为,从目前市场反馈效果来看,国家对于楼市调控力度还会延续下去,在持续的楼市调控政策以及资金压力下,部分房地产公司在销售资金回笼不畅的情形下,未来资金压力可能会继续加大,因此将房价“虚高成分”进一步挤压出来的可能性增大。

 

 

评论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