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计“限地价、竞房价”模式将在京郊推广,评论提醒应避免商家降质量换利润
日前,北京首宗“限地价、竞房价”土地出让项目在北京门头沟区挂牌上市,专家预计这一模式很可能在北京郊区大规模推广。这一“卖地”新政一出,就引起各地关注,评论褒贬不一。
所谓“限地价、竞房价”就是地价事先限定,然后设定一个将来销售的最高房价,开发商在此基础上竞价,承诺房屋销售价格最低者为土地竞得人。北京通过土地“价低者得”的交易原则让开发商们降低房屋的售价,这在城市房价整体高企之时引发关注。
北京市本次出让的土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约3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面积约28万平方米,是近年来北京市西部地区推出的最大规模的居住用地。该宗地出让地价限定为222285万元,房屋销售价格最高限价为13600元/平方米,竞买人按照不少于50元/平方米的竞价阶梯向下报价。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出让宗地所建商品住房均为“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在开发商普遍遭遇销售冷淡的情况下,这类普通商品房应该不愁卖,开发商也有一定的拿地热情。在销售对象上,将优先用于满足拥有北京市户口或在北京工作、居住一定年限以上人群的自住及改善型购房需求,相比该项目周边商品房价约17000元/平方米的售价,将对能力有限的购买人群有一定吸引力。
有评论认为,与“限房价竞地价”相比,“限地价竞房价”更多挤出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让购买者得实惠,值得称赞。也有评论担忧,由于项目的利润空间有限,开发商只能薄利多销,一旦售不出去,将承担巨大风险,政策的推广和影响恐难持续。还有评论提醒,在开放商利润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和有关方面一定要保障建房质量,不能让开发商和承建商以降低质量而追求高利润。
有着史上最严调控政策之称的“京版国八条”出台半年来,京城房价可以说稳中有降。近日北京房协公布数据显示,1—7月北京新建普通住房的价格为13623元/平方米,比去年全年下降8.2%;7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每平方米2269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9.8%。成交量分区域有升有降,中心城区成交量上升,发展新区回落明显。北京房地产协会认为,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综合效应的持续显现,住房市场开始进入“由量变到价变”的关键期,预计未来几个月市场有望形成“降价换量”的整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