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楼市暗涌上市潮 房产明年有望零突破

2005年11月17日 13:56:56来源:今日早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绿城、广宇、坤和等大开发商将上市一事提上日程,足见上市对品牌开发商的吸引力。这个中的原由,恐怕可以用成功的广州富力地产的思路和“野心”来说明:富力董事长李思廉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富力的目标是到2006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2010年以后,销售目标达到300—350亿元。可见上市给富力带来的信心,而富力地产也因为上市,从一个区域品牌演变为一个全国品牌,下一步就是朝国际品牌努力了。

  对此,黑马广告总经理林辉总结了上市带给房地产企业的三大“诱惑”:扩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充足“水源”;重拾市场信心,提升品牌形象;有利于优化产业和多元化扩展。

  上市,给市场多点信心

  应该说,2005年下半年对房地产门户是敞开的,这里面广州富力地产在上市三个月之内股票翻番的表现,以及一些大型的上市房地产公司,比如万科、中国海外等等,它们的业绩都不错,重新点燃了投资者对房地产板块的兴趣。而万科也凭借上市、信托、债券等融资渠道,使得自己非银行借款占总借款的比例由2003年的35%增加到如今的61%。

  那么,杭州的房地产企业上市,除了对于个体的更灵活的融资渠道以外,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又意味着什么?“让房地产市场更多点信心。”一位杭州地产专家一语道破。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从资金来源的风险来说,相对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不必承担定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因为股东一旦投入资金就不能收回,只能转让其拥有的股份,并相应地享有分享剩余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的权利。这可以很好地规避企业在经营状况出现起伏时伴随的财务风险。

  另外,上市公司不断处于公众的视野之中,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形象,毕竟,不具备实力的企业首先是无法过得了证监会这道关的。一般说来,购房者对上市房产公司比较有信心,这对企业来说,也算是抓准消费心理可以直接地促进销售。

  不过,尽管上市的好处多多,但事实是,在目前浙江的上市企业中,虽有13家企业涉足房地产业,但没有一家是纯房地产企业。很多房产公司上市只是通过买壳上市来实现,也就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收购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或其他资产,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或其他资产,形成新的主营业务,从而实现该公司间接上市的目的。

  为什么会这样?今年建设部某官员的一番话也许能道出其中不少奥妙。“上市公司是以年为投资回报核算周期的企业,但房地产企业一个项目往往历经数年,投资回报往往不能以年来体现,两者之间也就产生了矛盾。”另外,房地产企业一个项目开发完成后,能否拿到下一块地,是否要在房地产企业长久经营下去,都直接关系到上市是否是这家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手段。也许,想要打造百年房地产品牌、项目滚动开发的企业才更适合上市。

  而杭州一位资深房地产商则说,房地产企业上市成本太大。他分析说,企业在谋求发行上市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各级政府、证券监管部门比较严格的审查,并按有关政策的要求在中介机构(如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的辅导下进行相应的经营机制转换;而上市之后,上市公司作为被严格监管的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及时披露经营、财务、人事等方面的信息。不少房产公司还不习惯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公众的监督。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