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房地产信托盼望刚柔相济 开发商热衷海外上市

2005年11月02日 10:59:26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对此,孟辉表示,分类监管体现了市场柔性与政策刚性的结合,对于促进信托行业优胜劣汰、良性发展有积极作用;不过,具体如何分类、操作,以及执行、监管是否到位,当拭目以待。此外,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对于防范房地产信托带来的金融风险尤为重要。

  “房地产信托戒严,可能促使信托业务分化。”孟辉认为,针对房地产信托业务,未来可能出现三类信托公司。

  其一,某些不良公司可能会钻政策的空子,采取一些虚假手法蒙混过关,如通过发放股权信托的方式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增资,使其自有资金达到规定的35%。

  其二,专营房地产信托业务的优质公司。一些具备控制、解决房地产信托风险能力的公司,可以通过政策沟通、官方审核等方式,获得类似特许经营的资质。

  最后,还有一些信托公司可能会自知无法有效规避房地产信托中潜藏的金融风险,而选择退出房地产信托业务。

  孟辉同时还指出,此番《通知》主要是针对信托业的金融风险设限,意在肃清信托业,而非剑指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作用的确立,决定了政府仍将倡导房地产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对于房地产信托还是秉持扶持的态度。

  海外上市受追捧

  “目前有好几家房地产企业正在和我们商讨美国上市的计划。”北美证券集团北京代表处执行董事刘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渠道不畅,让不少国内房地产企业有志于海外上市。

  他分析,对于房地产企业,国内目前的融资途径除去银行、信托,基本没有比较现实的融资渠道。海外基金虽然看好房地产投资,但由于缺乏退出机制以及相关法规,只能望而却步。国内上市对企业的条件限制较多、门槛过高,也无法成为主流融资方式。

  “因此,不少房地产企业把目光投向海外上市。”刘铮向记者透露,目前北美证券已经协助一家国内房地产企业通过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批准,预计到明年初就能够挂牌上市。此外,还有两家房地产企业的海外上市计划正在稳步进行。

  尽管如此,在与国内房地产企业进行上市沟通的过程中,刘铮还是遇到了观念差异所带来的阻碍。他告诉记者,不少房地产企业妄自菲薄,认为如果连国内上市的资格都不具备,更不用谈海外上市。

  “事实上,美国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与尺度不同于国内。”刘铮指出,国内上市偏重于要求企业现有的规模与实力,因此,只有少数规模型房地产企业具备上市条件。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于企业现有实力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如纳斯达克告示版(注:纳斯达克分为三级:告示版、小额版、全国版)对企业没有资产额要求,没有开盘价的限制,也没有限制最低发行股份数量及维持天数,只是要求公司拥有30个以上原始股东;而且,尤为注重企业的发展潜力、未来的盈利能力,在进行上市审批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出具未来三年至五年的商业发展计划。

  “目前我们正在运作美国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包括已获批准的房地产企业,都是中小房地产企业。”刘铮认为,对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而言,重要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我们在其他国家的一个客户在美国的纳斯达克小额版上市,只用了近1年的时间就跃升至全国版。”刘铮向记者指出,国内房地产企业对于上市有一个“贪大”的误区,一些企业不愿上告示版和小额版,奢望直接进入全国版,以利圈钱。

  他表示,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否则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暴富”式的发展并不健康。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不仅处于融资瓶颈的中小房地产企业热衷谋求海外上市,就连一些规模型房地产企业也跃跃欲试,甚至还有已经在国内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也希望“飘洋过海”,寻求海外融资。

  金地集团北京分公司品牌推广部经理瘦谷向记者透露,虽然金地集团早在2000年就已经在国内成功上市,但海外资本的巨大吸引力,也使得金地集团“钟情”海外上市。

  “海外上市门槛确实没有一些企业想象得那么高。”孟辉表示,关键是房地产企业如何保持持续、平稳的收益。

  他指出,虽然海外证券市场对于企业现有的条件并不过分看重,但对企业上市后的投资回报有很高的要求,国内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性差、周期长等因素,很难做到利润的稳定、均衡。除非企业拥有多个地产项目,即使一个或几个项目没有竣工,还有其他已经回款的项目来平衡收益。

  此外,孟辉认为,企业纷纷寻求海外上市,意味着大量优质利润将流向海外市场,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拓展国内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仍然任重道远。(记者谢丽佳)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