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寂沫:中国房价牵动世界经济须谨慎对待

2011年11月22日 13:59:33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姜珂珂字体:【大】【中】【小】
简介: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个原本只关乎中国自身经济运行的事,现在却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经济。这是为什么?人们都知道,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扰就是缺钱,特别是对于靠借债过日子的欧洲人和从来就没有储蓄习惯的美国人来说更是如此。相对而言,今天中国人的巨大储蓄能力就成了世界翘首和西方觊觎的钱袋子。那么时下影响中国人储蓄状况最关键的东西是什么?是房子。

  众所周知,在中国,大多数人储蓄的主要目的是买房子,这是历史的传统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生活观。在当下的中国,如果房价涨得过快,就意味着普通人的储蓄在缩水,而另一方面,已经买房的人,房子就成了新的储蓄,而房价过快下跌,又意味着储蓄的损失。房价对于中国人的储蓄如此敏感和重要,所以,当世界经济需要靠中国人的储蓄来拉动时,中国房地产特别是直观的房价的波动,一定会牵动世界的经济。

  总体来讲,中国经济不能接受房价大幅度快速下跌,因为这会使人们失去储蓄的目标和动力。但是,中国经济发展首先不应容忍的是房价的过快上涨,因为暴涨是暴跌的前提条件。有人反对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不存在泡沫,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史。自从美元与黄金脱钩,货币彻底信用化之后,房地产就成了泡沫经济的代名词,从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到亚洲金融危机,再到美国的次贷危机,毁掉一个国家、一个国家联盟经济、甚至差点毁掉全球经济的危机的起因,可以说,几乎都是房地产。

  房地产的泡沫化是货币自身泡沫化的最主要的表象和蓄水池。当居民的储蓄只能以货币形式而不是其他的商品实物形式存在时,货币的泡沫化必然毁掉居民的储蓄,而不以居住为目的的房地产,就失掉了商品的使用属性,成了披着房屋外衣,可以肆意膨胀的货币。

  著名投资家罗杰斯说过,股票暴跌中,他只看好实物商品。一个资产大亨可以这样做,而普通人哪里有能力储备大宗商品呢?这样看来,普通人的储蓄就特别需要政府的保护,而且这种保护不应仅简单地限于银行里的存款,更应包括对那种看起来不是货币,却可以导致货币大幅缩水的房地产的控制。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前不强力控制房地产”这个问题了。美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美国人从来就不储蓄,因而也不需要被保护。靠借钱过日子的美国,不仅自己不储蓄,而且还在花别人的储蓄,这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中国的三万亿美元外储。毫无疑问,连自己人的储蓄都无须保护的美国政府也绝不会对中国在他那里的储蓄加以保护,不仅不保护,而且还通过大量印刷美元,甚至以逼人民币升值的方式使中国的储蓄缩水。

  美国不在乎中国的储蓄,但中国自己不能不在乎,中国的储蓄不仅关系到中国自己的经济,也关乎世界经济的未来。对于存在美国的那3万亿美元“储蓄”,除了抵制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我们保护的办法可能不会太多,但是对于国内居民储蓄的保护则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3万亿美元虽然数量巨大,但相较于国内居民储蓄来说还是无法比拟的。国内的储蓄是真正的重头,必须加以保护。

  中国人储蓄买房的传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重要的是不能打击储蓄的积极性,即不能让房价的剧烈波动破坏储蓄者的心理平衡。近日,国际地产投资顾问公司莱坊集团上海研究部主管杨悦晨称,中国政府的目标是控制房价,使之不要快速上涨,同时避免房价急剧下跌。可以说这种判断基本上是合乎逻辑的。这一举措也是当前平衡未购房者与已购房者不同心态之间矛盾的一种最好的方式,看似简单,操作起来难度其实不小。显然,中国储蓄者继续购房的潜力即所谓“刚性需求”还是广泛存在的,所以,现在只要能使房价适度回落,刚性需求就能够将房价下跌的势头对冲掉,而如何控制住房价的再度上扬将是难点所在。对于抑制购房需求,采取摇号购车这样的一次性将大多数需求全部挤出的方式应该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可取的方式应该是根据不同的条件,包括购买能力、需求性质等,将区域性微观的购房限制和总体的宏观货币调控以及税收调控结合起来,然后逐级地释放购房需求,以达到引导需求的效果。

 

 

评论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