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称大房企垄断推高中国房价 开发商驳斥

2011年11月17日 17:01:53来源:北青网 责任编辑:姜珂珂字体:【大】【中】【小】
简介:

 

  张兴:无行业调整不会催生垄断和高房价

  中国宏观经济的不平衡增长以及由于行政权力、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财富分配过于集中,使得中国房地产业成为资本过度投机的场所。在中央多种政策手段的联合作用下,房价终于出现下行趋势,随着调控政策的效果持续发酵,部分房企经营困难加剧,房地产行业内部的调整将拉开帷幕。

  行业调整过程引起企业兼并是常见的经济现象。最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宽带上网价高质次,引起公众对垄断问题的关注。有关心本轮房地产业调整的人士提问,调整引起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如果导致房地产业过度集中,会不会又导致垄断高价,违背房地产业调整的初衷。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这一轮调整中那些扩张过度、效率低下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企业兼并不一定是大吃小,而是强吃弱,那些更强壮的房地产企业会生存下来。

  从长期看,这将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被“毁灭”,可以视之为“创造性毁灭”。中国房地产企业多达2万多家,按照比较极端的设想,即使百分之七八十的房企出局,市场上仍会有四五千家企业。即使是像万科、恒大、中海、保利这样的地产企业,哪个有能力在调整中吃成巨无霸?因此,调整不会导致行业过度集中和垄断现象。

  经济学理论一般把垄断分为三种情形,即资源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资源垄断指的是某个企业垄断了生产的关键资源。在房地产行业,恐怕不会出现某家企业垄断了某个区域(即使是一个大城市)的全部土地资源这种情形。自然垄断指的是如果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它能够比两个或更多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向市场提供产品。像自来水供应、有线电视是自然垄断行业,而房地产行业显然不是。行政垄断指的是政府对某行业实行管制,授予某家企业独家经营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房地产行业也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只要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就可以影响乃至操纵市场价格。在局部市场,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现象。但是就整个房地产市场而言,投资资金是可以灵活流动的。如果一个局部市场价格过高,投资者就会转向盈利机会更多的其他城市或区域,从而抑制市场支配者对房价的操纵和房价的上升。租赁也是对高房价的一种回避,可以起到抑制房价的效果。政府向市场提供新建住房也会抑制房价上升。在极端的情形下,即使出现了垄断情形,市场失效,政府可以实行价格管制,直接规定价格上限。说到底,本轮房地产业的调控源于过高的房价,成功的调控结果当然不会是、也不允许出现另一种形式(垄断导致)的高房价。

  赵秀池:供求关系才是决定房价的根本原因

  目前房地产调控持续进行,限购、限贷紧缩式政策双管齐下,使房地产融资通道和销售出口遭到双重挤压,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初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房企被兼并,或举债过度的大型房企面临困境甚至破产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符合“大浪淘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生存规律。随着“坚定不移”地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而使这种优胜劣汰的趋势或步伐加快,中小房地产企业被兼并、倒闭或将成为未来房地产业界趋势,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必然是大房企的市场。

  分析房企陷入困境这种境况,其原因有很多,如房地产调控政策从紧,企业融资困难,导致资金链断裂;限购导致房价升幅有限或降价、销售困难,回笼资金受阻;伴随着物价上升,导致人工费用、建筑材料等各种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入不敷出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属目前地价的不理性上涨,由于土地价格是住房的成本,导致开发企业成本提高、入不敷出,从而加速行业洗牌。

  房地产市场重新洗牌,既印证了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但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少数开发商手里,增强了市场垄断的程度,房企有更大的定价权力,可能会助推楼市价格上升;少数的开发商也有可能结成价格同盟,使房价更难调控;另一方面,通过兼并重组,也会淘汰一些资质较差的房企,减少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提升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水平;兼并后的房企规模进一步扩大,很有可能会出现规模经济,带来产品品质、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专业化的、品牌的优质服务。

  企业兼并重组只是影响房价的一个因素,房价的决定是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如房地产调控政策、人们的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形势、土地政策等,但归根结底取决于供求关系。供过于求,房价下降;供不应求,房价上升。未来房价的走势还要看供求关系状况。住房的供求有它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它既是消费品,也可以作为投资品。但囿于中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国情,住房的供给是稀缺的,而住房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几乎是无限的。刚性需求群体、改善性需求群体、投资性购买群体一直在市场中存在,购买群体要满足自己居住的需要,还要满足投资需要,或者满足了生存需要,还要满足发展、享受需要等等。因此,未来房价的走势,还要看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各种因素对住房供求关系的影响。

  史明:中小房企在北京周边获得生存

  楼市调控压力下,我认为大企业吞并小企业,内行企业重组外行企业将成为此轮并购的明显趋势,楼市调控使得不少中小开发商难以为继。全国布局的开发企业可以通过二三线城市的带动,填补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交易量下滑的窟窿,但中小开发企业,则并没有这样的实力。尤其是在前两年楼市需求旺盛时,盲目买地扩张的房企如今也最为危险。限购限贷政策持续出台,加上银行收紧流动性,使得这样的房企在资金运作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而那些资金实力雄厚,发展策略稳健的开发企业,则已经做好了收购准备。因此,一旦调控政策不放松,市场交易量持续萎靡,中国房地产行业必然会像2008年那样经历一次显著调整。房地产行业的破产、兼并与收购将成为常态。

  不过,这样的整合并不意味着垄断,也不能说明中小房企没有了出路。因为不少中小房企经历过2008年的震动,那时楼市一样是在飞涨后迎来了调控与萧条。仍能坚持至今的企业,已经学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提前调整销售策略和开发节奏。虽然当前的调控力度更大,范围更广,但首先淘汰的主要是那些主业并非房地产,而是在2009年楼市升温后,看到巨大利润而贸然进入的企业。

  相比之下,不少北京的中小房企虽然在北京拿地的成本越来越高,但仍可以通过在香河、廊坊、燕郊等北京周边区域的开发来缓解压力。这类城市的市场仍给予了中小型房企足够的发展空间。早在数年前,像京汉置业这样的房企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同时开发北京和香河的项目。如今香河虽然也受调控影响,但相比北京新盘的零成交,在香河京汉君庭仍能保持每月几十套的交易量。

  房企间的并购对于房价,我认为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为房价是由地价和供求关系决定的,房企难以为继时可以被收购,项目难以为继时可以烂尾,很少有开发商会赔钱卖房。房企间的并购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并不会对降价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评论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