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标题出错!是你的念法出错——保障房将保障、推升商品房价再涨十年!
自从中央决定地方可以扩大融资平台的方式,确保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各地保障数量得以稳定增长,也有愈来愈多的人对“房价回归合理”充满无限期待。问题是这种想象充满太多变数、不确定性,甚至与现实背道而驰。虽然国土部信誓旦旦的表示,保障房不与商品房争地,是新增用地指标,但落实到地方政府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今年(2011)年一季度全国12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4372宗,环比减21%,与去年同比减13%,其中住宅用地计9661万平方米,比2010年第四季减37%,同比则减23%。显然计划供地与实际成交落差明显。
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土地需求方(开发商)正面临因限购所引发之严峻的销售回款压力,各种融资渠道又被银监会逐一封死,使其资金链极其紧绷,自顾尚且无暇,何来余钱增加土地库存?其次,各地方政府基于“楼市经济”、商业创造税收之考虑,普遍做法是减少“只能收一次钱”之纯粹住宅用地的出让,而改以商业土地为主的城市综合体,有些地方甚至把已出让的宅地硬性更改为商地,即使是标售宅地,也会要求切割一定面积配建保障住宅,以降低政府自身的指标压力……上述种种均使商品住宅用地推出数量大幅萎缩、地价反其道而行。如此一来房价要怎么个降法?令人好奇。
此外,地方政府当前总计负债已超过10万亿,面对庞大到令人咋舌的保障房建设经费,将从何筹措而来?其结果恐怕还是来源于卖地收入。既要卖地当然争取卖高价,这就更加使得“房价回归理性”有沦为“美好的想象”之虞。好有一比:面粉涨价面包却便宜了,那只说明有碍身体健康的“黑心面粉”重出江湖,或面包体积缩水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总不可能是商家作赔本买卖吧?当然,非常态性、一时半刻的促销行为,不在此列。
也有人问我:无论如此,至少在经济适用房周边的房价总应该会下跌吧?我看也未必,“星河湾经验”足以证明此判断可能失准。一般来说,各地“星河湾”所处地段不一定上乘,但售价却迭创新高!其所凭恃者乃建材跳跃式升级、规划领先、产品独树一帜,最终赢得消费者青睐。
同样的道理,未来保障房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商品住宅,为了与保障房有明显、明确之市场区隔以突围,唯一能做的,便是以“星河湾模式”不惜血本打造产品内在价值,然后价位只能“义无反顾”的往高处走,力求远远超脱保障房所划设之价格“红线”,以免惨遭“歼灭”。于是保障房周边的房价怎么降?我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