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怎样建立稳妥的监测系统,如何正确判断房地产发展是否过热,如何拟定策略有效降温,使调控措施能够精准到位,不致“殃及无辜”,而非以“市场化”之名,“妖魔化”所有行政干预。
针对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近期有两位经济学界的重量级人物———郎咸平与谢国忠,分别就房地产的“过去”与“未来”发表看法,乍听有理却似是而非,且值得商榷之处颇多,故撰文论述。
岂能放任房价狂飙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郎咸平认为,“一刀切”式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行政举措,是干预市场经济的过当行为,并表示,自己将以中央相关部门经济顾问的身份,提出停止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建议……云云。
然而,实际的状况恐怕并非如此!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均不会容许以绝对的自由市场准则及供需关系,决定其房价走势,毕竟房地产并非单纯的商品,而兼具民生必需品的特性,一旦房价持续高涨,使投资、投机买气过度集中楼市,必然使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各国在遭遇楼市长期过热时,都会采取相应打压手段,如:增加房屋供给、提升房贷成本、垫高交易税费……等等。韩国、新加坡如此,即使一向崇尚市场经济的美国亦如此。
现在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怎样建立稳妥的监测系统,如何正确判断房地产发展是否过热,如何拟定策略有效降温,使调控措施能够精准到位,不致“殃及无辜”,而非以“市场化”之名,“妖魔化”所有行政干预,这就不免有点“陈义过高”而不切实际,“看人挑水不吃力”的味道。
试想,如果没有5月11日出台的“新国八条”,又碰上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调高汇率2%,会有多少虎视眈眈的国际热钱疯狂涌入中国炒作上海房地产,赚取房价与汇价的双升值利益,从而导致中国的外汇存底在三个月内破万亿元大关!然而,待国际热钱吃饱喝足、呼啸而过之后,留给上海楼市的,除了惨不忍睹的一片狼藉之外,还会有什么?
“中国价值”不容低估
另一位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谢国忠,判断的则是未来,提出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出口下降的影响,加之日元对美元潜在的巨大升值利益,将使目前停留在中国的国际资本快速向日本移动,从而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崩盘。这种说法,我认为根本就是对中国经济、金融前景的严重短视。
事实上,日本是个高度成熟的国家,经济发展及获利空间无法与正在快速成长的中国相提并论。
当然,2005年以来外资已连续26周净买入日本股票9.98万亿日元,大大超过1999年创纪录的9.13万亿日元,带动了日本低迷已久的股市重新兴旺,但不要忘了,在此同时中国也吸引数百亿美元的外资进场,购买了大量变现性较差的房地产,这其中所透露的玄机,我不知道是否系“货币过剩”所引发的连锁效应?但至少绝不是“国际金钱搬家”的简单逻辑所解释得了的,更不能穿凿附会地把移往日本投资的热钱,视之为拖垮中国楼市的最后稻草,因为它占整体在华海外基金的比例微乎其微。
需要强调的是,政治、政策、经济、金融、社会、市场六个层面,与房地产走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连动关系,因此在评断楼市动向时,必须作更多元的掌握,而非信口开河、“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操弄舆论导向。(作者蔡为民《上海楼市·境外人士专刊》发行人暨总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