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少有投资中国足球却“功成名就然后身退”的商人;
他一次投入数千万收藏近现代名家书画,他的公司是中国民间最大的收藏企业之一;
他四度获得中国慈善奖,去年更以个人名义捐款10亿,重建南京大报恩寺;
目前旗下拥有43个万达广场(已开业)、15家五星级酒店、600块电影银幕、26家连锁百货店和30家量贩KTV的地产首富王健林昨日来到温州,在正式启动万达集团在温州的第一个项目之前,他先向温州媒体展现了他极具个性的一面。
关于温州:
“和以前大不一样,考虑做龙湾万达第二期”
王健林说,大连万达目前在全国有30多个项目在排队,但是对温州,他们却三次前来竞标,才实现了第一个项目。王健林特别提到,他们第二次竞拍的土地就是现在江滨路的绿城·鹿城广场(原钢材市场地块),当时万达报价32亿元,最终中标的是绿城的33.333亿元。
对于温州的城市印象,王健林的体会是“闻名不如见面”。他第一次来温州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想法是:“温州商人走遍全中国,怎么就不注意搞好家乡呢。”后来,万达的温州公司负责人几次向他提出,龙湾万达广场还要做第二期,他坚决反对:都已经三十万平方米了,你还要怎么样?此次来温,他专门拿出两个小时,驱车考察温州东部填海地区。他说,温州和以前是大不一样了,城市的框架正在拉开。“瓯江口新区建设以及城市向东拓展的规划,是个大手笔。”所以,现在他不但要考虑万达广场第二期,还要在文化旅游项目上做一些思考。
关于温商:
“敢闯敢试是中国企业家最核心的精神”
王健林说,全国已开业的有43个万达广场、即将开业的有18个,出售的店铺有30%是温州人在买,部分项目甚至占据50%的比例。他对温商的欣赏在于“敢闯敢试”和“坚持”这两大精神。
企业家精神核心的部分其实就是这两条,“敢闯敢试”是企业家有别于经理人的特质,而“坚持”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温州企业家敢闯敢试天下闻名,而他们即使在利润很微薄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很令人钦佩。
“温州这个地方,几千万(身家的人)不用数,几个亿的一大把,几十个亿的也有一批,但是几百亿的可能就难找了。”王健林说,缺少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企业家是目前温商的短板。他说,企业家精神中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叫做“追求”,即你是为什么做企业。如果说是为了自己、家庭过得更好,那可能几亿的资产就是你的上限了。如果要做到更大,就需要有更远大的追求和目标。说得大一点,叫“世界级的品牌”,说得小一点,叫“做中国一流企业”。温州要是能再出几十个这样的企业家就好了。
关于楼市:
“后市平稳或向下趋势”
王健林认为,房地产调控后,住房交易量下降,进一步发展应该就是房价的下降。
他认为,投资者还应该关注国家今明两年推出各建1000万套保障房的政策,1000万套为6亿平方米,只占我们每年新开工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解决的人口是一半,大量的需求会被转移到保障房中去。所以,对远郊区或性价比低的住房冲击会很大,最近三个月交易量跌得最大的是郊区房。
他笑着向媒体求证,“我听说温州炒房者非常敏感,大部分在去年底就出货了,是这样吗?”他认为,在整体形势向下的情况下,无论住宅还是非住宅的物业,都不会像以往那样容易赚钱了。那么温州人要如何投资呢?他说,有本事的炒股票、做PE,但这都得有技术,属于小众的投资项目。至于大众投资……他想了一会儿说,还是买房子和商铺现实一些,只不过要选择有品牌积累、规模大的开发商。起码大一点的公司哪怕是做不好,他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名声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
关于商业地产:
“我退休前
不可能有竞争对手”
大连万达从房地产转入商业地产也属偶然: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万达公司两名老员工得了大病,公司给每人花了二三百万元治病。因为这个事情,王健林就想,再过二三十年,我怎么给员工报销医药费,怎么给他们退休金呢?公司里陆续讨论了两年,最后得出结论:
住宅地产是过程化的产业,它和城市化进程联系在一起,所以国外以开发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企业里从来出不了500强企业。王健林认为,因为中国的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和粮食问题,城市化的上限应该在70%-75%左右,到时候,房地产行业就会开始衰退。
10年下来,万达集团如今在建的项目面积将近2000万平方米,每年竣工五六百万平方米,每年投资额度过千亿,更主要的是商业资源的积累已经形成优势。
王健林很自信地说,龙湾万达广场建成后,会让温州人重新认识商业地产。
他说,温州的商业设施,大部分还停留在买卖上。如果消费完全是为了买和卖的话,那将来就一定会受到网购的冲击。但为什么网络那么发达的美国,网购却只占到3%。关键在于他们的购物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一种交换,而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和消费环境。万达广场中,餐饮、休闲、文化、体育这类非零售部分会占到50%以上,给老百姓提供一种体验式消费,而不是提袋式消费。
“可能我有点骄傲。”他说,“我们不可能会有全国性的竞争对手,至少在我退休前不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