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用“穷则思变”来形容温州房产营销界的现状,可以说恰如其分。日前,两大房产营销公司“海螺”与“好望角”成立联合机构、“三角洲”也正与上海某营销公司洽谈合作事宜等,这些无不显示出,在新一轮国家宏观调控出台后,温州的房产营销界也正在谋求一场新的变革。
房产营销界破局之路
尽管前些年温州房产营销界有过企业联合以及部分业内人士谋划成立一个整合温州房产营销中坚力量的联合公司等事宜,但最终都没走出关键性的一步。而最近“海螺”与“好望角”两者之间的联手,显然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
根据两者联合的本意,其将组建共同平台,加强整体实力和后续力量,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并利用各自内部的资源调配提高效率,短期内形成行业核心主流地位。同时着力于终端客户的建设,并通过吸引各种人才,加强后台操作能力,形成一流营销公司规模和架构。另外,该联合机构成立后,将与温州大学合作筹备成立温州大学房地产市场研究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定期发布温州房产市场指导性信息。
同样,在该机构成立之前,温州资深房产策划机构朗兆房产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房地产投资与管理专业的“朗兆班”,并与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协议书,以此培养专业人才做大房产营销。据介绍,该公司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订单培养后,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朗兆可以根据需要参与该班级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日常管理,根据要求对学生进行选拔,使企业培训员工与学院的教学同步进行。无疑,此举的意义在于奠定和构筑长期的产业竞争力,也为了能找到适合自己单位的专业人才。
相对于以上,温州三角洲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在这方面也将有大动作。其副总颜志军表示,其公司正与上海一家大型中介品牌公司洽谈合作事宜,以打破目前的局限,使企业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
不难看出,我市房产营销业已经注意到行业的整合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以此打破目前因房产新政造成的窘境。而我市房产营销界的这些举措,是因为有其背后的原因。
八年行业沉浮录
有业界人士认为,在温州的房产营销界中,真正是以房产营销团队的面目进行运作的时间应该是1998年。图腾、朗兆、中天、恒源等一批房产营销公司也于那时成立。而到了2002年,由于房产市场全面火爆,超然不动产、百吉门、三角洲、金房子、连通等营销机构也相继成立。
许多业内人士都对温州房产营销行业黄金季节记忆犹新,大量的外地盘蜂拥至温州,有盘就能卖、什么人都可开房产营销公司、一个盘吃一年、有一个盘就能开一家公司的现象,至今还历历在目。
此后,也就是2005年,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营销公司也倒了一大批,温州营销界也重新回到了1999年时的状态。
同时,在本地市场,2005的调控政策进一步遏制正常的住房需求以及消费者心理预期,致使中介市场不得不面临洗牌。据统计,2005年温州房产中介机构(鹿城区)受政策影响,注销504家,吊销17家,取缔90家,到今年6月底,在册的房产中介由原来的1000多家锐减到了400多家。
而经过几年的市场沉浮,原来老牌的一些房产营销公司,也不断退出这个曾经繁荣一时的市场。有业界人士笑称,虽然从数字上看,目前温州还有很多房产营销公司存在,但真正有项目在做的,在10家以下。
巨大的落差,无疑已显示出目前在温州房产营销界的“改良运动”,是多少是有些迫不得已的。
困境谋变需要什么
“调控政策指向由原来的粗线条向产业链和供应结构转变,无疑给房产营销策划增加了机会,同时也对营销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海螺·好望角联合机构总经理杨永晨坚信不已。
杨认为,做房产项目策划,常规的市场调查、产品定位等,可以完成整个策划70%的工作量,而30%的项目创意,就需要后期来完成。原来温州房产处于卖方市场,平常做70%的工作就可以,或者说不需营销公司太多介入即可。而如今形势急转直下后,后期项目的销控、包装定位和终端销售,就显得非常关键,这无疑给房产营销机构增加了要求。如此背景下,行业急需增加一个加速器,使其更快运转。而同行业中强者间的资源整合,无疑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显然,随着买方市场的确立,营销公司介入房产界的空间加大,而带有策划功能的营销公司能否成气候,最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强势的综合团队来完成中后期的执行。因此,温州营销公司面临今日处境,行业是需要有所破局。朗兆房产董事长叶维坚如是说。
叶认为,温州的开发商怎样借助房产营销的外脑,使整个项目能更好运转,是营销公司体现价值所在,也是业内所需考虑的关键。同时,怎样做到站在整个行业最前沿,引领市场发展趋势,加强营销企业内功的修炼,也是关键所在。
相对于以上,颜志军认为,现在房产市场已从销售时代向营销时代转变,开发商不愁卖的现象已一去不返回。之前,温州房产营销界人才流动极大,这给企业做大做强造成了很大的制约。目前温州绝大多数营销公司缺少专业的复合型策划人才。显然,在强强联合成为趋势的情况下,怎样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挖掘人才,解决用人机制和人才瓶颈问题,也应是考虑的重点。而同时,温州房产营销企业也要积极走出去,通过与外地强势企业的竞争,学到东西后,才可为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商报记者冯章国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