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个温州家庭炒房团调查:掌握1亿资金80套房源

2006年06月21日 11:09:08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实际上,周一向是个异常谨慎的人。尤其是带着这么一个规模还不算小的炒房团,他感觉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多年的炒房生涯中,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单迅速,团体购买,出手大方,快进快出,富有视觉冲击力。”这是外界对温州炒房团的整体印象。

  但周不仅胆大,更是心细。每次出手,他不仅要分析环境因素对房地产升值的影响力,还会分析基础设施、市政规划等等因素是否扩大了房屋的升值空间。他甚至还会去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以及人员工资等等。

  而对于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轮番推动的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周就不以为然了。

  “宏观政策,不是一轮又一轮吗?”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从中央到上海,都出台了不少杀伤力看起来很强大的政策,但对周影响甚微。

  不仅如此,这两年,中央每每出台新政,地方上都会有官员站出来说,当地房地产不会受到影响,“房价上涨空间还很大”。

  宏调的屡屡“失效”,麻痹了周的那根敏感的神经,也直接影响了他对政策面的重视程度。

  但这次,他看来似乎真的要失算了。而且,今年,从“国六条”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权威官员直接对房价作任何评价。

  “我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他喃喃自语。

  地方政府的静默,让周忐忑不安。

  他还吃惊地发现,最近几个新开盘的楼盘,连续两周都是零成交。

  “并不担心要交多少营业税,就怕房价整体上大幅下降。”他凝视记者良久,“这很可怕。”

  去留之间

  周在盘算着,是不是要把楼盘全部抛出去,“抓紧撤离”。

  对于这个在上海拼打数年的温州炒家来说,这的确是个艰难抉择。“没有人能说得清还会有多少新政出台。”这正是他举棋不定的深层次原因。

  但他不知道,“如果不炒房了,还去干什么?”

  三年前,一场“森拉克”台风几乎摧毁了周的那个小商标厂的全部设备。再加上这两年生意不好做,他干脆把自己的小厂卖掉,专门炒起了房子。周的这些亲戚在当地也都有自己的小工厂,手头都比较宽裕。

  “现在温州各行各业都有加入这个行列的。”周云连说,大大小小的专业炒房户、企业主、开发商、政府官员等等,都加入了炒房大军。

  “由于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去外地考察,看楼盘,于是需要有个牵头的人。”周说。这个带头人看中当地某个楼盘,为了多组织一些购房者,以增加和开发商谈判的筹码,他会在村中作推介,感兴趣的邻居、亲戚、同行业的人都会纷纷委托他。

  “其实炒来炒去,大多数还是自己人(温州人)炒自己人”。也就是说,“上海的房子大多数都是炒家之间在炒。”

  而如今,在宏调政策密集空袭时刻,他们在彷徨中寻找出路。

  “如果地方上能够真正落实中央的政策,炒客肯定会受到重创。”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也断然说道。

  不过,周云连说,他们炒房并不全部依靠自己资金,而大部分是依靠银行贷款。“我们跟银行的关系非常好,一般只要购房者能出示自己的收入证明(温州很多企业主出示的是其营业执照和资产证明),开发商都能帮购房者从银行轻松贷出款来——不管买几套房子。”

  按照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模式,只要首付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钱,就可以拥有一座完整的房产,那么温州人上千亿元的炒房资金,即使只有一半是通过贷款方式炒楼,那么它托起的就是一个规模达2000亿至2500亿元的房地产市场,加上跟进的炒作资本,银行实际在承担着大部分风险。

  那么,一旦这个庞大的资金抽出来,上海楼市会有多大的震荡?

  “你自己想象吧。”周再次捏灭烟头。(记者范利祥)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周云连为化名)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