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人内敛置业财大气不粗 钟情房产只为理财

2006年01月17日 15:17:35来源:《中国不动产》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从性格来说,山西人保守、守信、胆小,利用金融杠杆投资获利绝不符合这个群体的理财观念,即使在本地,他们也是宁肯首期多付一些买套较小的房,而不会以最低付款成数买套较大的房,遑论到外地购房。另一方面,所谓的“山西购房团”多由从事煤炭、焦炭生产的人组成,这群人轻易即可晋身为千万富翁(一个设计年产二三十万吨煤的中等规模的煤窑,一年的纯收入可达到5000万元),他们哪里用得着靠炒房获利?

  山西人在外地购房用于出租经营,也要确定投资很稳妥才会行动。太原人段女士在北京中关村西区购买了一套公寓,购买的原因是她在北京工作的弟弟认为这里写字楼太多而住宅太少,房子租赁前景好,他自己就买了一套。段女士跟着弟弟投了资,并将房子交给弟弟去经营。购买京西著名学府附近的公寓租给留学生、购买东部的公寓租给外籍人士,也是有条件了解北京市场的山西购房人会做出的选择。无疑,买房赚取租金的这个群体来自非能源行业,通常是垄断行业、商业、服务行业和政府部门。

  那些在北京市场上购买大户型高档住宅、并一次付清全部房款的山西人,绝大部分来自煤炭和焦炭行业。在太原的高档房市场上,任富强说,他们占到了70-80%。北京业内不大关心这群人在北京市场上的山西人中占多大比例,他们所在意的,是这群人的需求几乎不受宏观调控的影响。

  任富强向记者介绍了他所了解的情况。“山西煤、焦老板在北京买房,以单价在1-1.5万元的城区公寓居多,购买别墅的比较少,因为不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开一个比较小的煤窑,一年也能挣到上千万,因此拿一提包现金去买房的事是有的。然而他们之所以用现金支付,是因为其资金来源于非公司化的经营所得,是游离于银行外的资金,而非很多人所理解的是财大气粗的表现。多数人还是从银行汇款的,毕竟携带大量现金不是安全的事。有的传闻里,山西煤老板出手买房如抢购一样,但房子不是煤窑,用得着抢吗?不可信。他们买房不像一般人那样精挑细选倒是真的,有一个条件能打动他们就行了,比如周边生活配套齐全、小区环境优良、物业服务周到细致等。房子买下来后,有孩子在北京上学还用得多些,否则只是偶尔去住住。”

  来自一个村镇的山西人经常会购买同一个项目,有时是集体行动,有时是后来者追随了前面的人。这样做通常不是为了谈下一个优惠的价格,而是作为弱势群体--尽管他们很有钱--的一种典型心理需求,正如前文浮山7人“购房团”的例子。客观上这种心理导致了外面人组织的看房行动效果不佳。

  目前,有很多项目和代理机构组织了山西人赴京看房,但却有熟悉他们的一位山西业内人士指出:签约情况往往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购房人不太相信他们。尽管这些购房人不看新闻、不看广告,可是假如需要,他们并不缺乏咨询对象,因为北京有很多山西人。

  财很大气不粗

  山西传媒界一些人士认为外界关于山西人买房、买车斗富的传说有“妖魔化”山西人之嫌。那种情况在他们刚刚暴富时是有一些,而现在很少了。譬如山西最富有的城镇之一--晋城巴公镇一位年收入达1亿元的煤老板,他在北京和上海都有房产,但却是为在这两个城市读书和工作的儿女买的;他有一辆车牌号很特殊的豪华奥迪,是收购一座煤矿时原矿主一并转让的,他平时开桑塔那2000,那辆奥迪他很想卖掉,但人们都嫌那个车牌号扎眼,他只好让它闲置在车库里。

  《山西青年报》机动部主任贺虹说:“从事煤炭、焦炭生产的90%是农民,农民社会地位低,不被人重视,因此他们暴富后就想要彰显一下;然而当人们的目光突然都集中到他们身上后,他们又想起‘枪打出头鸟’的古训,农民特有的那种懦弱心理就主导了他们的思想,他们行事就变得低调了,甚至可以说是小心翼翼。”

  而《太原晚报》经济部主任冯海则认为:“山西人的名声被妖魔化,山西人自己需要检讨。清代晋商的骆驼队最远到达莫斯科,一张汇票行走无疆,晋商只在家乡置田买地,人在三晋,胸怀天下。现在的煤老板们频频在外置业,多是为了自己行动方便,或是为了下一代的户口、学业,大有准备后路的意思。从前的晋商富而思进,今天的晋商富而思退,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张茜茜/文)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