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行30亿房贷资产证券化 房地产有了救命资金源

2005年12月14日 10:48:1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建行个人房贷的资产证券化虽然是金融业的一大进步,也是金融市场化的进步,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今的金融体制还不足以支撑这种市场化的金融产品。”北发投总裁杜猛向记者坦言,建行个人房贷证券化产品的承销团有点“夸张”了。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业界对建行个人房贷资产证券化的期待仍然强烈。

  “我再强调一下,12月9日不是发行,只是投资者的产品推介。”徐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强调,并不肯透露发行的具体时间。

  建行目前的确还没有确定具体的发行日期,因为还欠银监会的一纸批文。

  建行的知情人士透露,银监会近日发布了《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但要想正式推出此类产品,还需银监会的批文。此次组建承销团,是想先将所有协议签好,待政策条件全部成熟,就可以立刻在市场中推出。

  机会?考验?

  资产证券化是房地产的一个机会,也是对房地产的一个考验。

  就在个人房贷资产证券化还处在讨论阶段时,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把个人房贷的资产证券化比喻成了房地产行业里的“可再生资金源”。

  相关专家均不约而同地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是真正迈开了步,但最让市场担心的问题是大银行不会将自己的优质资产证券化。“如果一味地将坏的资产拿出来进入市场,那对刚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是个打击”。

  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张柳新对此进一步分析说,国内住房按揭贷款的净收益率可达到3%左右,是银行一块十分优质的信贷资产,而证券化产品定价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目前国内贷款利息已超过5%,还存在升息的压力,再加上融资费用、出纳价格、税收等等费用,使得银行在衡量了成本与收益后不愿意将房贷资产拿出来进行证券化。

  据张柳新分析,证券化的住房抵押贷款要来自一手房,避免二手房,甚至烂尾楼进入。所以,专门的评估机构来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严格的评估,监管部门也要对此应有更多的关注。

  建设银行总行个人银行业务部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建行这次个人房贷资产证券化是按照有关法规,参考国际做法,严格保证资产的质量。”

  “个人房贷的资产证券化对于房地产的拉动作用不小。”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叶剑平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一直以来,房地产业的融资渠道都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个人房贷的资产证券化拓宽和丰富了房地产行业里的融资渠道。

  担忧亦由此产生。有业内专家表示,商业银行有可能会加速地产业房贷资金的供给。“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就将转出资产负债表之外,这意味着银行又有了新的、更多的空间发放住房贷款,如此循环往复,目前已陷入融资麻烦的房地产业将得到源源不断的投机资金,从而引发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升级。”

  “我认为30亿的发行额还不足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对于化解银行风险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房地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西勇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王德勇指出,这个长远的影响就在于让个人房贷的规模更大化成为可能。”但他指出,资产证券化与房地产投资热没有直接关系。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系主任何小锋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最高层的住房金融产品,而银行一定也有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实际上,个人房贷的资产证券化就是一种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银行不会为了拿到更多的生意而忽略金融风险。从而对现有的金融政策加以松动。通过资产证券化,加强了资金的流动性,贷款的节奏加快了,对房地产融资是有好处的,同时,房子可以建得更多,供应量上去了,根据供求关系,有利于房价的稳定。这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事。“目前,中国住房远还没有供大于求,所以房贷的资产证券化与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并不矛盾。”何小锋说。

  在杜猛看来,建行个人房贷的资产证券化意味着银行会腾出更多的资金。”资金流一定是流向市场程度和安全系数都比较高,回报好,经济增长比较快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目前正是这样一个行业。”杜猛说,“其实受益的应该是各行各业,但是房地产业是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杜猛也指出,“房地产业归根结底是一个金融产业,能不能保持上述那些吸引银行资金的优势是房地产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杨丽萍方嘉喜)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