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产质量良莠不齐 央企地产重组成难入口的盛宴

2005年12月06日 13:35:38来源:江南时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因此,“若国资委无进一步的强制性行政措施,这个《重组通报》很难落到实处。重组很有可能陷入一场持久战。”北京通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平对记者说。这位央属房企的老总透露,《重组通报》下达后,的确有很多央企认为国资委在几个月之内会下达具体执行文件,将房地产业务进行强制性剥离,因此他们曾主动与其他房地产企业进行意向性接触,以求发展之途。“但国资委后来一直没有动作,因此大家又将这件事暂时搁在了一边。”孟晓苏也曾寄希望于通过行政的力量,来完成中房集团称霸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梦想,但未能如愿。“一方面要考虑企业自愿,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国有资产的优

  化配置。我们不能硬搞重组。”专门负责中央企业重组的国资委企业改革局企业重组处处长王润秋说。

  没有了习惯的行政性强制,又涉及到每个企业各自的切身利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利益,企业市场化改革沉淀的利益等等———重组的阻力不言自明。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国资委下属企业原属于各部委,都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而被划拨的资产又都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彼此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在重组的实际工作中,这些“个性”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孟晓苏坦言,“企业关系纠葛复杂”是重组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旗下的房地产资产良莠不齐,优质资产不愿意出手,不良资产对方又不愿意接受,如此以致陷入僵局。“具体到每家央企,即使他们主动想‘嫁’过来,但由于各种各样利益关系的存在,重组之路并非轻而易举。”

  据了解,中房集团本身就是在早年政企分离的时候由很多企业划转组成的,对于这些企业,中房都一直难以掌控。因此尽管目前中房的资产规模达到500亿至600亿元,下属企业300多家,但和中房“亲密”的却并不多。这也预示着央企地产业重组并非易事。

  相关链接>>>

  重组能否促进房价“软着陆”?

  一位对房产业颇有研究的资深专家向记者表示,国资委的做法是希望通过对央企的房地产业务进行整合,实现皆大欢喜的愿望。一方面,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让央企做大做强;同时也能为老百姓提供物美价廉的房子。

  上述这位专家表示,作为国资委,其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要实现保值增值,就需要企业做大做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明确表示,如果央企的主营业务不能在本行业中处于前三位,就要进行整合。

  事实上,央属房地产企业在该行业中有着重要影响力。中国指数研究院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显示,央属房地产企业品牌凸显,去年确立的5家主营房地产的央企,中海地产、招商地产、华侨城和保利地产等央企的品牌进入行业前十。那么,国资委的行为就不难理解,央企庞大的房地产资产,让其不得不增加主业为房地产的企业数量。

  无论央企还是民企进行房地产开发,对于老百姓来说,市场上有物美价廉的房子可买才是最重要的。而央属房地产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是否能实现房价的“软着陆”呢?

  社科院专家易宪容表示,明确13家央企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利于规范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央企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他们在进行房地产开发时不应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原则,而是要为老百姓提供物美价廉的住房。

  另一位专家的看法与易宪容类似,他表示,央企布阵房地产既是战略,更是信号。此次国资委的做法就是保障“十一五”规划经济目标实现、改变增长模式、降低房地产热所采取的战略;它透露的信号是:在央企的示范与调控下,房价将趋于稳定并走向合理区间,在企业之间的博弈中逐步消化遗留泡沫,最终实现房价的“软着陆”。(文/李国君)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