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光屯粮不买地
诊断:厌食症
症状:昆明土地市场4月“交白卷”,开发商手无余粮,兼看淡后市
4月份昆明土地市场交白卷,3年以来首次零成交。据悉,4月昆明主城及呈贡仅有1宗土地挂牌交易。4月10日,昆明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发布中止交易公告,宣布该宗土地因故中止交易(该宗土地将于5月11日再次挂牌容积率由≤1.4调整为≥1且≤1.4,其它参数不变。)。由此,4月昆明土地市场交出白卷,有网友调侃,“好一个交白卷,不是学生不用功,而是考题高难度”。
在目前的楼市调控和楼价下行的趋势下,这种风险正在释放。国土部4月17日的最新公告显示,一季度土地市场量价齐跌,其中住宅用地自2009年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地价引发房价下跌的效应已经显现。
-话外音:市场持续不给力,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因素以及对未来市场走势保持谨慎的态度,众多开发商均选择理性过冬的策略,整体拿地热情仍旧不高。
11
“缺钱”房企倒闭
诊断:癌症
症状:资金链断裂,外行开发等风险释放
2月,杭州瑞达地产破产,4月,杭州金星地产破产,随后接连倒下的,还有顺德广德业地产、杭州锦绣天地房地产公司……
随着调控效应的不断显现,一些房企破产“阵亡”。有数据统计显示,光是北京、武汉、四川等三地,已有上千家房企从楼市“消失”。就目前来看,破产的几乎都是小房企和项目公司。业内人看来,项目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一个个开发主体几乎都是外行。在房地产火爆的时候,因为财富效应而冲进房地产的外行比比皆是。而在调控阶段,这些外行的风险骤增。
显然,在调控环境下,即便如绿城中国,都曾岌岌可危,需要变卖项目求得生存,而一无经验、二无实力、三无政策扶持的项目公司,一个项目失败就意味着公司破产,随时都可能踩上地雷。
-话外音:非房地产主营业务企业,在本轮调控中逐渐回归主营业务,转让房地产公司股份是一个鲜明的特点。而开发商以廉价和过度充裕的贷款支持,享受资源增值的普遍性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地产商转型迫在眉睫。
●治病处方
房企的救赎
记者杨丽芬
毋庸讳言,当前的楼市正处在一个动荡期。达到预售条件的楼盘,要么拿出少部分房源大张旗鼓降价,引得购房者星夜排队等候,制造虚假繁荣;要么悄没声息地售卖,开个盘都犹抱琵琶半遮面,搞得遮遮掩掩。更有破产、并购以及项目转手之类的小道消息满天飞,弄得人心惶惑,让场上诸方都无所适从。拨开乱象看本质,其实,各大开发商不过是在进行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非常疗养”。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面是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冷风频吹,一面是信贷松动支持刚需购房的暖风阵阵,楼市寒热相激,要治好这个“病”,度过这个“坎”,还真需要些功力和火候才行。
纵览昆明开发商的市场表现,使出的自救招数主要有如下几个。
第一,低价出货,现金为王。关于这招,众人都已经很熟悉了,从金尚俊园、禧瑞都到欢乐城、格拉斯香水小镇、奥宸橙郡……,这其中,有的开发商只拿出极小一部分的房源,解决眼时的资金流转问题,一旦后市看好,后续房源就要涨价了。对此,购房者极为捧场,甚至到了一房难求的地步。
第二,休假式封盘,等待市场转机。在观望弥漫、销售遇阻的情况下,有不少开发商因资金压力大,选择积极走货以解燃眉之急。但也有部分现金充裕的开发商选择了观望,实行“冬眠”,等市场好转再推盘。广福路上一楼盘开发商直接就给员工放大假。
第三,内部消化房源,线下交易回笼资金,节约推广成本。市场好的时候,各楼盘开盘都会大肆宣传、大张旗鼓。但今年以来,一些楼盘鉴于市场低迷,避开公开市场选择了线下交易,以特价售卖给员工或团购给合作单位。
第四,金蝉脱壳,寻找下家接盘。前段时间,金坤世纪项目转让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事实上,实行项目转让自救的中小型开发商并不在少数,有的项目还不被人们所知就已经转手了,从昆明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土地转让信息中就可以看出这种端倪。
第五,降薪裁员,减少支出。市场低迷时,降薪裁员是开发商最常采用的招数,自去年底以来,关于这方面的小道消息就在业内也流传得风生水起。
多做分析缓做决策
当然,有所为有所不为。各开发商的情况大不相同,并不是非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行。
至祥置业董事副总经理黄雷认为,越是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越要保持镇定,多做分析,缓做决策,不要自乱阵脚,“应该淡定一些,就说降价吧,是没有底的,别人卖5000,你卖4000,大家争相降价的话,以后还得降到3000,谁都挨不下去”。
中原地产策略中心总监林岚分析,在市场动荡期,发展商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审时度势,“首先要看自己到底有多少钱来运作项目,资金能否达到项目运作的要求,并且实现预期收益,如果资金充足,按部就班推进工作就好。如果资金实力不够,就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项目转手出去或者与别人合作,主要是看开发商自己的定位”。
云南财经大学房地产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则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开发商最重要的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项目支撑下去,必要时引进战略合作者,哪怕现在吃点亏分割一部分股权出去也行,因为“只有把项目支撑下去,以后才能享受土地增值的收益,限购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一旦限购取消,市场经过调节以后,昆明主城区的土地价值更可能显现出来。”
张洪同时也提醒,不管是项目转让还是其他举措,但对于老百姓来说,都应该处理好各种关系,该安置的安置,该补偿的补偿,不要形成一些不能解决的烂尾。
开发商病了解铃还须系铃人
24日,有消息称住建部正酝酿刺激刚需政策,该政策将长效保证合理、非投机投资住房消费。消息一出,立刻蔓延全国,并直接导致次日地产股翻红。尽管目前住建部对于该消息尚未表态,楼市对于政策的敏感度却可见一斑。这也让我们看清:在政策紧箍咒下步履维艰的楼市,终究还是需要政策来“解铃”。
纵观限购令出台后的楼市,从最初的“上书潮”到多方积极应对,再到暗降、明降、0元送房,开发商使尽十八般武艺,依然难挽救低迷的成交量。近来,甚至有不少媒体爆出地产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在市场如此焦灼的情况下,“刺激刚需”的呼声一出,如曙光般成了开发商的“救命稻草”。
其实早在“刺激刚需”的呼声出现前,已出现了不少有关鼓励刚需购房、回暖楼市的地方政策。从之前房贷利率下调,到上周多个二、三线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悄然提高。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方面对鼓励刚需购房的努力。不过,这种“小动作”对处于困境的房企,只能算聊胜于无,市场仍然没有看到“解铃”的信号。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