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房地产业的新老区博弈从来没有停止过。2012年却是转折点,随着品质住宅在新区大量出现,一部分先知先觉的购房者对这类物业相当关注。有太多的80后、70后将自己的首次或改善型置业选择在了新区。
“地方实在太远、生活不方便、发展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这些理由,基本上概括了新区置业的种种不足之处。记者采访了一些最近有意在新区置业的买房人,听听他们的买房故事,可以发现,“不要拥挤,亲近自然,要活得自由自在。”是这批青睐新区置业者的主要心声。
1
[工作地点东移]
我们的居住圈子也搬新区了
讲述人:唐先生1976年生职业:职业经理人
今年是唐先生在温州市区的第五个年头,他是平阳县人,2007年来市区。来此之前,唐先生在老家就有一套商品房,随着在市区工作的逐步稳定,唐先生也张罗着准备在温州市区买套商品房,真正把家安在这里。
年后,一个突然的变化打乱了他的置业计划,下半年自己所在的单位预备整体搬迁到市区新城。唐先生发现,与其每天顶着人流出城入城,还不如在单位附近置业,将生活的重心也搬出去。想通了这一点,他立刻就在相距不远的龙湾中心区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
浅析:眼下,市区新城区域已经渐成办公场所的云集之地,工作地点的外迁也造就了大量的待购房人群,而其中多数人的购房意向地也集中在了可便捷到达的南湖、七都、瑶溪、龙湾中心区等新区。用不少人的话来说,温州虽然不大,但几条市区主干道高峰期确实“堵得慌”,与其每天花大量时间穿城而过,不如在单位附近就近买房。
2
[性价比至上]
无所谓老城区或新区置业
讲述人:秦先生1985年生职业:自由职业者
跟老成的唐先生不同,秦先生则是个初出校门没几年的80后,在父母的支持下,趁着今年这波小阳春,刚刚下单了一套中小户型的商品房作为自己以后的婚房。
秦先生选中的房子在城南,他的理由很简单:“首次置业,性价比最重要。”由于秦先生并不喜欢二手房,从看房一开始,他就把目标放在了近郊的新盘,“最近的新开盘我都看过,有些户型太大,总价我受不了。最后选中的这个户型我很满意,而且是南北朝向的,还很通透,位置也就无所谓了。”秦先生说。在他眼里,第一套房子的性价比是最重要的。“肯定有更好的房子,但越好的房子价格越贵。对于我们这种事业刚刚起步或者工作刚刚稳定的年轻人来说,房子不能成为绊脚石。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最适合的。如果因为买房子,让自己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不值得的。”
浅析:在年后这波楼市小阳春中,像秦先生这类刚需置业者无疑是楼市的购买主力,老城区的二手房由于老旧和配套设施缺乏,很难引起这类年轻购房者的青睐。近郊新盘,虽然目前来看,新区的整体配套设施普遍不如老城区,但年轻人往往更着眼于今后的板块发展,出城购房心理障碍较小。
3
[居住原生态]
出城置业是不二的选择
讲述人:吴女士1973年生职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吴女士和丈夫最近准备换房,但手上的换房资金相当有限,在买不起市中心动辄500万元总价以上新房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在交通方便的城郊位置,找一处规模适中的楼盘“下手”。去年底到今年4月,他们跑了多处楼盘后,终于在城南某楼盘处交了定金。“楼盘内外的环境比市区好太多了,换房要的就是这种环境。”吴女士谈起自己的换房经历颇有些变无奈为欣喜的感觉。
由于是换房,他们这次要买的房子在130平方米以上,总共要300万元左右,卖掉市区的老房子后,换房压力并不大。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打算在城中挑房子的,可左挑右挑,有花园的品质二手住宅每平方米一般不会少于3万元,而且加上设计年代有些年头了,和现在的新房根本没法比。“有些朋友说我们这次买的房有些偏了,但长远来看住的环境好点很重要。”她笑着表示。
浅析:据了解,眼下像吴女士这样的改善型购房者不在少数,由于子女已经长大,摆脱了买房要挑学区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看重楼盘的内在品质以及整体原生态环境的营造。市区房要不就是环境不达标,要不就是售价太高,对这类人群缺乏吸引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