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称保障房未涉太多既得利益 5年3600万套仍短缺

2011年07月06日 16:33:00来源: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姜珂珂字体:【大】【中】【小】
简介:

  近日,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就保障房建设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指出,今后5年建设3600万套,相对我国的应保人口仍是一个短缺的计划。

  倪鹏飞表示,按照我国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城市常住人口6.66亿人,约2.22亿多个家庭,规划未来5年增加3600万套保障房,仅占城市家庭数的16%;加上此前的保障性住房6.5%,今后5年建设3600万套,这个保障比例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

  针对“地方财力有限,资金紧张,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困难重重”的观点,倪鹏飞表示,土地方面,我国城镇土地属国家所有,政府可以采取行政划拨或优惠出让使用权等提供土地支持。目前,中央已经制定了保障房用地计划,确保应保尽保。大部分地区需要解决的是加快落实用地计划,加快办理审批事项等问题。

  资金方面,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够提供规模可观的政策资金;另一方面,金融体系内部和民间储备了大量的可用贷资金。

  应该说,目前不缺资金,缺乏的是融资渠道。根据测算,2011年保障房建设需要直接投资1.3万亿元到1.4万亿元。中央目前投资1300亿元,还将继续追加;同时采取了允许发行地方债券,鼓励社保和保险资金进入等措施。地方政府通过支持发行债券和担保贷款,帮助企业和居民进行直接和间接融资,也可以通过注入财政资金或者将土地作价为资金注入,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

  倪鹏飞认为,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刚刚开始没有涉及太多的既得利益,主要任务是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拿出尽量周全的方案,然后在实施中逐步完善。另外,对于中低端商品房较多的城市,政府可采取收购或者收储配租的办法,既消化存量商品房,又避免融资和供地的难题。

  倪鹏飞指出,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与公有福利住房在体制、机制上有本质区别,不是对福利分房制度的复归。

 

 

评论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