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报道了SOHO中国将在15日0元起拍16套房源的消息,昨日拍卖正式启动,首套房源即在拍卖开始后的第十秒以最高限价880万元成交。“这年头,买套几百万的房比我在网上买个发夹的时间还短!”“太快了,是房子太便宜了?”不少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拍卖结束后,记者获悉,这次网上销售共有1561人报名注册,132人次缴纳保证金参与竞买,16套房源共拍卖成交1亿3637万元。
现场回放 拍卖成“秒杀”16套房源中5套为公寓,11套为商铺及写字楼。其中,8套商铺、写字楼及1套出租商铺被买家一次性以一口价(即最高限价)“秒杀”,另两套商铺、写字楼也以最高限价成交。
上午的拍卖中,首套房源在活动开始的第十秒被一买家以一口价拍下后,唯一一套出租的商铺则在开拍的第十三秒被买家以一口价抢得。这还不是最快速度,第三、四套房源则分别在7秒、5秒被买家一口价“秒杀”。最高限价过千万的第五、六套房源则分别经过7次和两次出价,均被买家以最高限价竞得,其中第六套房源也仅用了8秒,并创下昨日最高成交价1440万元。下午的拍卖中,剩余10套房源有5套遭到一口价“秒杀”,这5套房源的出售分别用了5秒、8秒、6秒、7秒、7秒,其中5秒被拍下的第八套房源成交价高达1070万元。
有网友对“秒杀”现象表示:“买家是太有钱吗?外界不可避免认为网上有托儿。”对此,受邀全程参与拍卖的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在微博上回应:潘总的项目去年是北京、上海销售第一名,实力象征,用不着托儿,潘总的为人也从不用托儿。
公寓被“捡漏”在商铺、写字楼被“秒杀”的同时,5套公寓均以低于最高限价几百万元的价格成交,“被买家”捡了便宜“”捡了漏“。”季涛如此形容。记者留意到,5套公寓均经过22次以上的出价才售出,其中4套售价均比最高限价便宜210万元以上,一套售价低于最高限价190万元。
“看样子还是商铺好卖,抢得厉害。”季涛在微博上表示,住宅类房产同质性高,因此不太适合拍卖,拍低捡漏很正常,拍卖也许还不如定价卖,“北京三环内的公寓卖4万多(每平方米)还是很便宜的。”此外他认为,北京住宅限购也是公寓拍价低的原因之一。据悉,参与公寓竞买者须符合北京市限购政策的要求。
拍卖结束后,SOHO中国给本报发来的说明中,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从这次公开的网上售房,很清楚地看到市场的变化趋势,“今年以来政府实施的限购政策对住宅市场的影响非常大,这次网上售房住宅的成交均价仅有我们最高限价的75%。这进一步明确和坚定了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我们会坚持在北京和上海繁华地段开发商业地产的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