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沪多家房企老总受社保案牵连 纷纷吐地求自保

2006年10月09日 13:30:12来源:中国经营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金九银十,本该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上海滩却遭遇连日的阴雨天。

  “最近有些房企,正悄悄寻找买家转让手中的土地。”一位上海业界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大多是曾向社保基金贷款买地,如今迫于情势,着急套现还贷。”

  比他们更着急的,是那些传闻与社保腐败案直接有染的房企老总。市政府数名高官相继“出事”后,这些昔日以政府关系过硬而自豪的大腕们,心情只怕比外面的天气更复杂。

  吐地自保

  根据记者调查所得,近期受到社保基金案压力“吐”出来的地块,大都位于黄浦、长宁、徐汇等上海市区核心地段,且多是公认的好地。

  比如上海内环边上一幅40多亩的住宅商业综合用地,开价10多亿元,折合楼面地价每平方米1万多元,但卖主暗示“还可以谈”。相隔不远的另一幅70亩地块,开价2.2亿元,因为需要拆迁,楼面地价每平方米还不到2500元,价格可算极为优惠。另外徐汇区有一块两万多平方米的土地,更是受到开发商们的追捧。

  “市中心这类面积不大、单价和总价也不高的土地,非常受市场欢迎,只要消息一出,买家便蜂拥而来,”上海某中介公司的李先生对记者表示。他的日常工作就是为二手土地市场上的买卖双方牵线搭桥。据他说,以前这样性价比较高的地块,二手市场上实在难得一见。

  还有一处位于上海外滩的体量甚大、预计投资数十亿元的写字楼和酒店商业综合用地,也放出风声,屈尊“招商”。

  并非所有“吐地”房企都是想尽快套现。据记者所知,一家上海市中心有在售楼盘、资金状况应该不错的开发商,最近也在四处托人介绍转让土地,他们是希望早点儿和社保案完全撇清关系,以免夜长梦多。

  众多房企之所以卷入上海社保基金案,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年社保基金贷款审批相当宽松,房地产项目只需要“两证”(土地使用证和规划用地许可证),甚至“一证”(土地使用证)便可通过。这些房企用贷来的钱在市区大肆圈地,日后再补办余下的手续。

  而通过银行贷款,按要求至少“四证”齐全——另外“两证”是规划建设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有媒体称,继中央专案组进驻上海彻查社保案之后,近日中央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建设部副部长姚兵等也来到上海,主要任务是检查上海土地市场。

  中央主管部门官员兵临城下,再加上上海本地政府高层接二连三的地震,部分心虚的房企舍车保帅,不失为明智之举。

  流言四起

  近日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因受社保基金腐败案牵连,多家上海排名前列的房企老总被要求“协助调查”。

  有好事者甚至列出了涉案可能性最大的若干企业老总名单,他们都有如下共同特征:知名度较高,国有企业居多,与政府来往密切,等等。

  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凡是手机开机接电话的,都暂时没问题,反之就有嫌疑了。据说某位“上榜”房企老总,因为不堪外界滋扰,不得不更换手机号码,岂料此举却招来更多猜测。最后该企业人士明确表态,每天都看到老总上班,才让流言稍稍收敛。

  近日记者逐一致电数位据称“嫌疑”很大的房企老总,对方均如常接听电话,并表示不屑评论外界种种说法。

  有分析人士指出,已经确认落马的新黄埔集团董事长吴明烈,有严重违规动用社保基金的案情,快一个月没有露面的明园集团董事长李松坚,乃上海电气集团股东之一,上海电气既然深陷社保案中,则李氏出事并不奇怪。

  但若仅仅是从社保基金贷款,问题应该不会太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安,他们公开承认曾通过浦发银行向社保基金委托贷款人民币15亿元,除声誉受到一些影响外,老板罗康瑞依然来去自如,近日公司香港上市的计划,也如常推进。

  不过,这样风声鹤唳的局面持续下去,不免会让业界人心惶惶。一位与记者相熟的房企老总便坦言:“不断听说有同行被叫去问话,心理压力确实很大。”

  房企反思

  目前还很难判断,因社保案引发的上海房地产行业震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平息下来,但当地业界并非全是愁云惨雾。

  有人大胆猜测,随着地方最高级别政府官员为社保案“买单”,相关调查接近告一段落,估计不会波及更多企业和个人。

  一种较为理性和冷静的观点是,鉴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特性,房企与政府之间总不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受到某些不合理游戏规则的制约,政府大力提倡反腐,冲击是暂时的,长远来说对行业成长有利,对守法的房企也有利。

  也有人认为,经过这次声势浩大的反腐调查,越来越多的房企会意识到,与掌权的政府官员走得过近,未必是一件好事,适当保持与后者距离,依靠专业能力而不仅仅靠关系,企业才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风雨过后,但愿又是一个晴朗的天。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