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家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务 地产进入全流通时代

2006年10月09日 08:54:55来源:中国房地产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如果说,企业是一个行业的血液,那么地产行业的血液循环速度显然超出了其他任何一个行业。

  除了那些看得着的、新出现的和消失了的面孔之外,在资本市场的另一个平台,随着股市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一场潜在且隐匿的变迁,正在以一种史无前例的加速度同步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全流通时代无疑为这种面孔的更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重组、定向增发、买壳上市以及变相参股地产企业等方式正在丰富着地产企业的资本演绎手法。

  正如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地产行业的生态优化就是在地产企业的进进出出中完成的。

  地产企业的血液循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调控的风口之上,但这个阵营里却从不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渐近尾声,再融资闸门放开,使得地产企业的选择路径丰富起来。

  并购首先成为今年的地产关键词,而最为轰动的并购事件无疑来自万科与顺驰。8月,备受关注的万科(000002)通过继续收购浙江南都事件,完成了它在长三角区域的布局;而“偏执狂”孙宏斌最后的心理防线也被来自香港的财团路劲基建(1098HK)所突破:顺驰中国,这个一向以疯狂拿地著称的争议性企业,最终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被路劲基建将其55%的股份收入囊中。此外,亿城股份重拾晨枫家园以及万通先锋置业与东兆长泰的战略合作都成为近来地产企业并购的亮点。

  除了并购,企业大规模进入地产业务面临的另一个不容错过的契机正是股权分置改革。借股改契机而加码地产业务的公司历历可见,倚靠定向增发和借壳上市成为新一轮业务整合的惯用方式。近一年以来,先后有30多家房地产公司通过借壳上市注资房地产企业。

  2006年7月,长春经开(600215)发布公告称,在股改的同时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置换出占公司净资产69%的生态发展股份和电力股份,置换进来占公司净资产92%的物业和土地开发等资产。

  此后,众多ST公司纷纷步长春经开的后尘,借股改之机加码地产业务。7月到9月短短两个月间,先后有ST江纸(600053)、ST济百(600807)等特别处理公司借股权分置改革之机,注入了房地产业务。其中,来自江西的江中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即ST江纸),更是通过“资产重组+定向增发”的方式,置入了主营商业地产和住宅的江中置业100%的股权。

  对此,银河证券分析师洪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改除了可以完善股权结构外,同时也是公司进行业务调整的天然契机。”

  东方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王树娟表示,通过“资产重组+增发”而借壳ST公司上市,正是大型地产集团参与ST公司股改的主要动力所在。

  定向增发方面,G栖霞通过定向增发募集6亿多元,净资产扩大近一倍。据悉,G冠城也在积极筹备定向增发事项。据G冠城副总裁韩国建透露,目前房地产业务占公司利润的比重已超过70%,这一比例还将加大。至于漆包线业务,公司方面已有剥离的想法,不过,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规划。

  光大证券分析师赵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企业加码与剥离地产业务,一般通过土地交易、兼并收购、介入地产公司股权等方式实现。而近一年来,定向增发和借壳上市成为其中的亮点。”

  能量永远是守恒的。在进入的同时,又有数家公司在悄然剥离自己的地产业务甚至全身退出房地产行业:9月18日,特变电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退出房地产行业,而增资输变电产业。无独有偶,G晨鸣发布公告表示,由于房地产开发行业周期较长,项目没有产生投资回报,而转让在北京天宝嘉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45%的股权。

  加码还是剥离?地产业务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在不断变幻。虽然选择进还是退,更多是公司的自主行为,但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宏观生存环境的变化依然是促使许多公司转向的根本原因。正如洪亮所言,政策调控是把双刃剑,选择进或退的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把握。

  全流通的机遇

  表面看来,进入房地产业的新公司,是受到高利润率的吸引,而退出则是因宏观调控的到来所致。但无论进与退,全流通时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时间节点。

  此轮宏观调控着力点之广,堪比1994年,调控全面覆盖了银行贷款、房屋交易、土地供应,甚至将实施的责任下放到地方政府。但对比加码与剥离地产业务的公司,不难发现,加码地产业务的公司似乎并不如先前想象中的少。

  对此,中信证券的王德勇认为,个中原因主要在于开发商的资本市场权重意识越来越清晰,而全流通时代到来为这种可能创造了机遇。

  他认为,股改之后,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所持股权的流动性和估值基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一些积累了大量资源的地产企业,在再融资条件下,有了做大市值的广阔空间。反之,没有丰富资源储备的地产企业只能被迫剥离地产业务。

  对ST公司这些壳资源的争夺正是全流通的体现。依托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此轮的财技演绎中,大施拳脚的借壳热,正在被解读成沪深股市借壳上市的第三轮浪潮。虽然有专家认为,借壳上市后,由于不能立刻融资,因而对缓解因宏观调控造成的资金紧张并无多少帮助。但无疑,借壳上市将成为地产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提前布局的一个节点。

  海通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张峦认为,由于全流通消除了非流通股的障碍,房地产公司借壳上市今后会更加活跃。

  赵强也认为,随着地产公司发展的良莠不齐以及地产行业的高利润高风险特质,借壳上市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地产公司进行分化整合的重要资本财技和融资通道。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