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融资
关键在于金融变革
上半年的房地产业融资市场可以用“雪上加霜”来形容。限制“银根”作为中央最为核心的调控手段已经产生很大的效应。融资受阻、资金链断裂、项目滞销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如梦魇般困扰着房地产企业。
开发贷款的审批越来越严格。银监会的最新表态是,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由原来100%提高到150%至200%;房地产开发贷款必须在满足自有资金35%以上且四件齐全的情况下发放。但即便符合上述全部条件,能在商业银行贷到款的项目还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如果说中小开发企业在严格的贷款审批条件下被拒之门外也算情理之中,那么,以往大型项目通过地方政府授信及打捆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的道路也在受限。
“国六条”下发后不久,银监会提出严控信贷风险的六点意见,其中之一便是商业银行要停止与各地政府签订授信合作协议,同时整顿各类打捆贷款。开发商最后一条融通之路也被堵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学教授巴曙松表示,中国的融资结构如不做大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还是很难避免的。如整个社会的融资过份的依赖于银行。银行承担了融资的任务,同时也承担了风险。
专家认为,小的房产企业必然在日后的金融风险中倒闭或者被吞并。而具备发展实力的开发商则会争取海外上市融资,就像世茂集团和上海绿城等。
房地产开发自筹资金的比重上升很快,但是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还未减轻。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债券、短期融资券等等,不然还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挤压。(特约记者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