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并同时发布城市竞争力报告。调查显示,城市竞争力前5强依次是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而对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比较显示,美德日居前三位,中国内地排在34位;中国香港排在第11位。
百名专家参与报告撰写
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系列报告中,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首度携手,南开、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参与报告撰写。报告首次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9个城市同时加入到研究体系中。
调查遍及全国200个城市,首次加入反映科技创新的结构指标。同时,将房地产市场相关状况作为年度主题,认为楼市是中国城市的晴雨表;并同时将100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同15个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城市群港澳台竞争力最强
对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计量比较显示,前20强依次是: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高雄、澳门、新竹、基隆、杭州、宁波、苏州、台南、天津、厦门、大连、无锡、沈阳、青岛。
从城市群看,竞争力由强到弱依次是港澳台、东部沿海、中部、东北、西部;东部沿海五区域强弱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京津冀。
具体看,中国内地城市竞争力飞速提升。中国内地的中部、东北以及西部的部分城市竞争力提高迅速;东北、中西部龙头武汉、沈阳、长沙、成都、重庆等城市综合优势开始发力;但中小城市与龙头城市距离拉大。整体上,东西南北差距在扩大;而台湾地区竞争力增长缓慢。
北京人才不及上海
城市竞争力报告对排名前60的城市进行8个分项的计量和分析。其中,人才本体竞争力中,北京第7位。
倪鹏飞博士解释称,虽然北京市在人才健康、人力财富指标领先,但在人才知识、技术、能力、观念水平等分指标方面,却落后于上海等城市。在产业本体竞争力中,由于北京服务业整体领先,在此项指标中列第一(关于8个分项排名,详见图表)。
全球排名中国香港第11
报告还对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进行了比较,进入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中国内地排在34位;中国香港排在第11位。
专家解读
“大中城市房地产多数不健康”
城市竞争力专家解读报告,指出深圳、杭州、上海、北京、厦门5城市房价相对竞争力最不协调
本报讯(记者申剑丽)昨日,在《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现场,著名城市竞争力专家倪鹏飞博士称,房地产市场情况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应和城市竞争力协调,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竞争力的发挥。他介绍,通过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研究发现,多数城市的房地产不健康。
深圳房价与竞争力最不协调
在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一书中,房地产市场及楼市是研究主题。昨日发布会上,著名城市竞争力专家倪鹏飞博士称,从某种程度上说,楼市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晴雨表,“如果一个城市竞争力高,它的房价有可能高;它的竞争力低,房价则低;如果一个城市的房价不高,可能会削弱它的竞争力,过低也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
他指出,就整个房市的综合指标看,最不协调的是深圳、杭州、上海、北京、厦门、广州、昆明、大连、南宁,这些城市的房价相对于竞争力来说太高了;而西宁、重庆、长春、呼和浩特等城市,房价最有发展潜力。“这个判断和一些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一致,他们从投资的角度看,多数认为重庆、武汉最有潜力”。
“多数城市房价偏高”
专家们还通过从住宅、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土地4个市场出发,对35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健康的偏离程度进行计算。
结果发现,35个大中城市多数房地产不健康,即不满足土地、住宅等4个市场都健康的情况。但是从分指标看(假定有2个市场为健康,就算总体健康),则有15个城市不健康,15个健康,有5个严重不健康;总体看,住房价格偏高,社会保障房的投资规模偏小,增长规模也偏低。
倪鹏飞同时指出,通过研究发现,土地市场的价格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高了,而是低了,也是不健康的。“中国城市房地产的健康问题,有房地产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一些制度、体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