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楼市观察:细数僵局中上海楼市的八大矛盾

2006年02月20日 10:31:17来源:新地产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成熟的、到位的中心城区尤其是市中心,是二手房交易量最大而一手房成交量最小的地区;新兴的、不成熟的郊区是上海一手房成交量最大而二手房交易量最小的地区。二手房的大量成交保证了一手房定价的准确和销售的稳定。在上一波周期(1999年)启动之初开始建造的成熟和成功的板块,比如浦东新区陆家嘴滨江板块,碧云国际社区板块,世纪公园板块,长宁区古北国际社区板块等,在本次宏观调控中,二手房买卖活跃,成交价格稳定,造成一手房市场的稳定和同化。相反,在那些一手房供应和价格变化“惊涛骇浪”的地区,二手房的“小船”彻底“迷失方向”,一、二手房互相影响使得市场前景更加不确定。

  矛盾六:长期看好和短期看糟的矛盾

  由于市场各方都持有短期看糟,长期看好的相同观点,上海楼市的“难关”就变成了各方如何完成自己短期和长期,看糟和看好的转变和过渡。实际上,目前的“僵”就是总体反映了这种矛盾特征。

  在开发商看来,渡过难关最大的诀窍就是在资金链不破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销售或者干脆推迟销售,避免因为市场暂时不利而带来的销售收入的锐减,等待市场转暖手中“筹码”变得更加值钱。在购房者看来,买房的大局肯定不错,只是还要等待和选择更佳时机。

  在末端市场(即消费市场)和初端市场(即开发市场),短期看糟和长期看好矛盾的表现正好截然相反。前者着重“短”和“糟”,后者着重“长”和“好”。如同前两个房地产周期,即1993年~1994年,1999年~2000年的时候,消费市场低迷彷徨之日,正是开发市场掀起新一波投资涌动之时。

  宏观调控最困难的2005年,也正是境外资本掀起1994年以来最大投资热潮的一年。在上海2005年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大土地出让项目,国内企业很少斩获,几乎都被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华人集团收入麾下。由此可以预见,5年后一大批高档住宅和商业楼宇问世,正好赶上下一波上海楼市高潮,将长期看好的上海楼市推向又一个新高潮。

  矛盾七:国内调控和境外基金的矛盾

  继续宏观控制使得国内开发商在2005年遭受前所未有的“切肤之痛”。据说继续调控,国内几千家开发商将濒临破产,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优胜劣汰,有利于资本整合,而且更有利于强大的、富有经验、手段灵活的境外基金长驱直入,占领更多地盘,获取更多暴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加入WTO的中国(更不要说没有任何遮挡的房地产业)应该给予境外企业和资金“一视同仁”的待遇(事实上早就如此),而转轨和发展中的国内企业是不是就必须因为政策效应,处在“厚此薄彼”境地?

  2005年是境外基金大举进入中国的一年。虽然之前也有,但是基本上是试探性的,比如摩根士丹利投资复地集团,区区几千万美元何足挂齿,并且事先讲好退出时间和条件。宏观调控之后,则是实质性的、谋利性的、进攻性的,而且投资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有买下整栋楼的,有买下部分股权的,有重新包装准备转手卖掉的,有实质上是“抵押贷款性质”的,也有所谓共同开发经营的……基金的本质是“逐利性”的,因此,其实质上的“参与”除了弥补资金不足外,并无其他任何好处,甚至还有“搅局之嫌”。

  矛盾八:楼市调控和其他政策的矛盾

  2006年,楼市宏观调控还将继续,以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但是很多具体政策,尤其是银行贷款政策已经放松;同时,2006年又是“十一五计划”开局之年,“定性”为“鼓励消费之年”,要求房地产业发挥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有效的刺激消费作用。因此权威人士表示,房地产业要从去年的“破”转变为今年的“立”,“不破不立,先破后立”。作为“一地感冒,全国吃药”的上海,能不能在“破”“立”之间,“先”“后”之间迅速转换,进退自如?

  房地产业和金融产业“情同手足”。在楼市调控“涛声依旧”的形势下,上海银行贷款政策差不多已经“恢复如故”,从“审慎放贷”转变为“鼓励房贷”,除了彻底取消对老公房和边远地区的限制,还将贷款成数恢复到八成,对第二、第三套购房也少有限制。在连续7个月贷款负增长,累计减少70多亿元贷款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到手的贷款再度流失,上海各大银行2006年房贷新政几乎无一例外地对所有老客户以“没有不良记录名义”(只要逾期付款当月还清)给予九折利率优惠(北京则少有银行如此慷慨)。但是迄今为止,银行的“松绑”或者说“献媚”并没有给自己和房地产业带来太多的起色。

  可以预见,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贸增长和投资增长都出现明显下滑,经济增长的重任“托付”在国内需求这驾“马车”上。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经济十分需要房地产业的“支柱作用”和“刺激作用”。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