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筹地产评论:究竟谁是房价的裁判

2006年01月17日 17:45:03来源:《蓝筹地产评论》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中国房地产业的2005年,是让人百感交集的一年。一年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令房地产这个产业巨人心惊胆战;房地产开发商们忐忑不安的揣测着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命运,不知道是凶还是吉。而那些与房地产有关的人们,也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然而,到了年终,人们发现:似乎是虚惊一场而已。尽管建设部领导透露,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约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用地总量得到控制,用地结构有所改善,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占开发用地的比例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但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与自身利益最为休戚相关的房价毕竟没有如一些学者预想的那样降下来。

  房价继续攀升的现实,可能在一部分群众当中造成了些许负面的社会影响——不光是在物质意义上继续加重了普通购房者的经济负荷、使购房者苦不堪言,而且一定程度地在精神意义上动摇了国家在一些欠缺足够理性的消费者心目中宏观调控的权威地位,让他们发出“到底还能不能让我们有房子住”的疑问。

  正在这个时候,中国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于2005年12月26日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说,明年要及时安排并公布当年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开发项目,控制套型结构和销售价位,从源头上控制高档商品住房开发,引导和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消费。

  汪部长的讲话犹如一颗定心丸,在关键时刻可能让一些因为希冀失落而心灰意冷的普通购房者们重新燃起了热情,在旧岁之末就让他们提前嗅到了新春的气息。人们会认识到:政府对房地产业进行的宏观调控不但不是虎头蛇尾、虚张声势,相反,这种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的做法恰恰显示了政府行政策略的深谋远虑和行政手段的稳健成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于2006年1月3日在南京“展望2006楼市走势高峰论坛”上表示:“国八条”出台7个多月来,宏观调控效果已初见成效,全国房价去年全年的涨幅预计在8%左右,与前些年的14%~15%相比,楼市已回归理性。同时,去年下半年,楼市逐渐趋向回暖。对照汪、顾二人的发言可知:如果说2005年的宏观调控仅仅是为了从宏观上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长、挤压房地产显性泡沫的话,那么到了2006年政府将在前一年宏观调控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实现一个更大的突破——从微观上深入到房地产产品的结构内部,力图在根本上纠正产品类型“海鲜太多,盒饭太少”的倾斜组合,通过平衡产品供求结构以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因为“买得起的房子不供给,供给的房子买不起”的畸形供求状况所造成的房价虚高局面。

  但是,控制了房价虚高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房价会绝对降下来呢?未必。顾云昌说:“房价取决于供求关系,总体上,2006年房价还是稳中有升。”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打击泡沫、形成房地产良性供求关系,为房地产市场上的公平交易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至于作为商品的房地产到底卖什么价格,只能是也应该是市场的“无形指挥棒”说了算。一些消费者期待房价下跌的个人感情可以理解,可是不得不承认:商品市场要遵循市场规则。因此,大家对政府的期待也要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记者王开智)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