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时报2006猜想之二:用地紧急坏开发商

2006年01月11日 16:31:05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政府能否完成供地计划

  按照2005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办公会的要求,各级政府应尽快公布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土地供应计划、分布情况及其进展。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公布此计划。

  北京市于去年7月首度公布了土地供应计划,但根据去年一年的供应情况来看并没有完成任务。据报道,《2005年北京市土地供应计划》规定房地产类用地供应2500公顷,结果实际进入市场的仅有1350公顷。“由于供应计划没有完成,北京市相关领导非常重视,市领导亲自督战今年的土地供应情况。”潘石屹告诉记者。

  据了解,2006年北京市土地供应量大概在7000公顷到7500公顷,其中住宅商品房用地的供应为2300—2500公顷。“供应计划做得再好也要能够完成,以2005年的供应情况来看,前11个月只完成了供地计划中较小的一部分,到了12月,政府集中推出了几十宗土地,但最终仍没有完成供地计划。”业内专家分析认为,2006年土地供应计划能否顺利完成,目前还不好下定论。

  但是,由于2005年土地供应不足,因此一些房地产商将房价上涨归因于土地供应太少以及地价太高。国土资源部曾多次出面驳斥“地荒论”,有政府人员表示,此前政府已经出让的存量土地数量很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去年发布的《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指出,仅2004年一年,开发商在全国范围内就囤积两亿平方米土地。在广州,有业内人士根据开发商透露的信息作了统计,以合生珠江、富力、保利、香江、恒大等房地产巨头为代表的广州房地产开发商手中,仍旧握有大量土地,可供其持续开发2—5年之久。更有知情人士称:“将所有房地产开发商手中的土地加起来,几乎比政府的土地储备还要多。”

  “开发商手中掌握着大量已出让土地,但并没有及时转化为市场有效供应。”有开发商认为,其中很多地块都存在法律纠纷、手续不足等问题,也很难转化为有效的住宅供给。“而且,土地放量与平抑房价没有直接关系。”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房价不会因为土地供应少而上涨,开发量与供应量才是关键。

  2006年政府需要完成的任务不仅是如何能够完成供地计划,更重要的是疏导土地市场形成有效开发,以解决开发量、供应量与消费需求相配套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本报记者王小霞)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