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低位的利率。中国从1993年的经济过热后,连续7次的降息,已将基础利率降至历史的最低位。虽然央行于去年10月有小幅加息,但目前仍然处于绝对低利率的金融环境中。
(3)压力下的汇率制度。与升值压力下的日本、泰国和贬值压力下的中国香港经济相比,中国内地当前汇率制度也同样面临升值的压力。
2.不同之处
(1)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是当前中国区别其他各国的最重要的不同。
(2)正常的贸易平衡。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绝大多数年份均处于顺差状态(1993年除外),并保持相对稳定。稳定的顺差代表着贸易总量的平衡,这点与泰国和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在泡沫时期的对外贸易情况完全不同。
(3)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支撑。近几年,年均稳定GDP增长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快速上涨的房价提供了一定支撑。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和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逐步形成的梯度市场格局都成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有力支撑。
(4)海外资本的少量参与。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海外资本的参与程度较低,这与当时处于泡沫顶峰的东南亚各国有所区别。
(5)充足的外汇储备。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的稳定增长,表明我国政府具备比较强大的对外支付能力。这一情况与1997年时的泰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明显不同。充足的外汇储备减少了国际游资通过干扰金融市场而从房地产市场套利变现的可能性。
3.政府决策的经验
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控制至关重要。通过研究以上各国的房地产泡沫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有如下几点启示:
(1)汇率稳定的效应。汇率的稳定对于市场信心的坚定和抵御国际游资对市场的扰动至关重要。泡沫时期的本币大幅波动所带来的国际贸易格局的迅速改变,会直接改变市场的预期,预期的自我强化作用会给市场带来不稳定的负面影响。
(2)利率工具的合理应用。纵观各国,利率对房地产市场是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政策工具。迅猛的利率变化会重创房地产市场,同时,温和的利率变化可能对市场影响甚微,选择合适利率变化幅度是政府需要权衡的重点。
(3)银行贷款的严格控制。信贷管制也是政府另一需要仔细斟酌的政策重点。从源头上控制资金的参与,并疏导合理的资金流向渠道,是政府决策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4)多头并举的管理措施。香港的级差利得税和“公屋计划”、美国的利率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日本的土地管理政策都是值得借鉴的良好的政策工具,这些多头并举的政策措施可以从土地到金融的整个产业链全面制约房地产市场,政策的“鸡尾酒”效应或许可以有效治疗“房地产泡沫”这一经济毒瘤。
4.结语
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的分析,我们基本得到了房地产泡沫的国际比较框架,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政策经验。我国当前对房地产市场的综合整治正是吸取了从土地到金融的各个环节的政策经验,下一步如何决策,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需要关心的问题。(文/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