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房源积压多降价也无用 上海楼市深陷囚徒困境

2005年11月01日 15:20:06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银行是地产困局中另一“搅局者”。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被称作是银行“最优资产”的个人房贷额锐减,眼看着一年的任务不能完成,一些银行纷纷松绑个人房贷,贷款成数被提高,利率打折,此前的“君子协定”土崩瓦解。日前,记者从中行、建行、民生等银行的上海分行了解到,一手房个人贷款最高都能申请到8成,而此前是7成封顶。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的肖先生告诉记者,凡向建行申请贷款年限在5年以上的一手房,只要是总价在100万元或者单价在7000元以下的非高档房,最高可以贷到8成;并且,根据个人信用和还款能力,利率还可优惠,打9折。相比之下,中行上海分行的房贷“松绑”更为彻底:不仅一手普通房最高可以申请8成贷款,总价超过100万元、单价在区域平均房价30%以上的非普通房,最高也能申请7成贷款;就连二手房贷款,只要是1999年后的房子,本地人最高也能贷到8成;外地人贷款,最高可贷7成。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则推出“循环信贷”杀手锏,客户在申请住房贷款时,可以用同一套房产作抵押,获得相当于未贷足最高成数部分的授信额度,在贷款期限内循环使用,并且可以自由变更还款方式。换言之,只要不超出授信额度,贷款人可以将已经归还的贷款重新贷出买第二、第三套房。

  还有政府之手,也依稀见于眼下的楼市博弈图。10月中旬,针对数月来楼市持续低迷,且销售比例锐减的形势,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表示,“两个1000万”的建设应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在总量上作适当的调整,明年将适当控制上市节奏。所谓“两个1000万”,是上半年上海推出的1000万平方米为重大工程动迁配套的商品房和1000万平方米定向供应的中低价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个重要信号”,预示着在楼市供大于求的形势下,政府要出手削减“二板市场”对“主板市场”的冲击,以改变供求。

  显然,在上海楼市困局中,多方博弈的力量增加,变数也就增大了。

  两年冷周期,降价犹可期?

  专家预言:上海目前处于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中“萧条期”的开端,此一周期应该长达2年以上。

  没有人希望楼市低迷,然而,上海楼市的底部在哪里?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金融学教授指出,从传统的房地产市场理论上讲,上海目前处于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中“萧条期”的开端,此一周期应该长达2年以上,要恢复像去年那样的“高速”发展,更是需要恢复数年的元气。“不要轻言上海楼市全面回暖!”他告诫。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认为,任何一类产品的经济周期出现底部的特征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成交的大幅放量,另一种则是长时间的市场萎缩。前一种情况视乎降价程度能否达到市场底线并出现极大的需求量,而后一种则必然要经历两至三年的冷场。当然无论是何种情况,底部的持续时间都将相当漫长,如今,上海楼市仅仅经历6个月的市场遇冷期,这还只是一个短暂的开始。

  多数人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市场能否恢复的关键还在于价格。当有人问中原地产主席施永青为什么上海楼市成交量还没有恢复时,这位浸淫地产界几十年的“老江湖”只是说了一句话,“他们降得还不够多!”

  眼下,尽管降价的边际效应在递减,价格战失灵的恐惧向开发商袭来,但多数意见认为,要结束楼市疲软的“不应期”,唯有调价,将价格一步调到位。价格是楼市胶着行情的始作俑者,也只有价格才将是暧昧、低迷楼市的终结者。

  “不管开发商是否心存幻想,价格必须回调。”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副院长陈晟说,楼盘能否卖得动,关键看性价比,“只有那些价格、品质都尊重客户的楼盘才有售出的希望。”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大凡销售尚可的楼盘,都是那些性价比突破了消费者心理底线的楼盘。譬如9月初,万兆地产率先以“特价房”的方式,在上海南郊七宝地区推出三幢小高层,均价不到7000元/平方米,回落到该项目2004年年初的水平。结果,两天之内销售140余套,回笼资金超过1亿元。综观9月份,上海楼市成交的热点明显集中在降价楼盘。10月上旬的房展会上,被看好的也是“特价楼盘”。

  “房价,确切地讲是下调的房价,现在是决定成交量的首要因素。降价营销成了撬动市场成交量的一大支点和关键要素。”上海华燕置业策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伟博士说。

  买卖双方会接受什么样的价格体系?市场将在什么区间达成均衡?

  “房价必须有较大幅度的调整。”方方房产工作室主任胡宗亘认为,跟风不只是消费者的专利,开发商也会如此,当市场上多数开发商都采取这种行为时,必将把价格降到更低。

  邓伟告诫,一旦降价的示范效应疲软,后来者也许只能品味“先降主动,后降被动”的滋味。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师陈晟为,在收支双向挤压下,今年年底、明年第一季度,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将达到最高点,届时新的降价波将不可避免;开发商不得不迎合市场,最终让“房价回落到去年9月份的水平。”他甚至还断言,“利润率不降低、楼市不进入理性状态,宏观调控就不会停止。开发商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楼市走出危机的过程会是一场持久战。(记者徐寿松)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