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趋势看,由于投资项目的在建规模异常庞大,前所未有的新增产能将会在2007年出现。届时,如果没有相应的总需求来“对冲”,一场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就会来临。
由此可知,在“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对“平稳性”具有前所未有的强烈要求。再加上,在此期内,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包括:转换社会发展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转化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加深改革,尤其是政府自身的改革等等。这些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一些外部冲击。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在继续调控经济的同时需求却不出现大的回落呢?从各方面的情况看,唯一的选择就是刺激消费,原因有二:一是本轮经济过热主要是投资需求的过热,相形之下,消费需求则明显不足。刺激消费不仅可以与抑制投资需求形成对冲,而且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现象。二是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不能将经济增长的希望寄托在出口之上,否则的话,不仅会恶化中国经贸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且会削弱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安全。
从理论上讲,刺激消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居民(尤其是中低阶层居民)的收入,二是培育市场消费热点。
很显然,新一届政府在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已经采取许多措施。比如,大规模减免农业税,提高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证水平,并打算在明年提高个税的起征点和公务员的工资等。
但是,实践证明,收入政策的调整和到位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刺激消费方面,能够直接见效的还是对市场消费热点的培育。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几次消费浪潮都是由相关热点所拉动。20世纪60年代是“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是“新三件”(空调、冰箱、洗衣机),90年代是手机、电脑、音响等,前几年则是住房与汽车。
那么,在“十一五”时期,能够带动消费增长的热点又可能是什么?笔者的看法是,根据其收入水平的不同,农村和城镇应当不一样。对农村来说,家用电器是潜在的消费热点。而对城镇来说,依然还是住房与汽车。
然而,启动农村消费热点在未来二、三年内几乎没有可能,而汽车消费则因油价高涨和能源紧缺会有所放慢。
如此看来,为了保持“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加大经济适用房和低价廉租房建设,让房地产业发展走上健康的轨道,就成为我们短期内必须迅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