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是楼市传统销售旺季,2005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今年的9月、10月是否依然“如金似银”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观望和活跃相互交织,构成当前楼市的奇特画面。
看房人络绎不绝成交量扑朔迷离
正在国贸举行的北京秋季房展会,有70多个房地产项目参展。尽管要掏5元一张的门票,参观者还是络绎不绝。而在北京春季房展时,取消了5元的门票。门票从取消到恢复,似乎是一个从冷清走向活跃的信号。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姓李的女生,正在帮一家咨询公司做问卷调查。她说,从8日开始,来的人就很多。一个小时她就做了20多份问卷调查。
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北京西南四环外的一个楼盘,在样板间的门口,保安指着放塑料鞋套的篮子说:“每天来看房的人不少,这些鞋套经常换。”
8月末,京城楼盘推出数量急剧攀升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显示:从8月26日至28日的3天时间里,共有19个项目获得预售许可,其中13个是住宅项目。而在8月份的头3天中,同一统计的数字仅为7个。
虽然看房的人很多,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交易情况如何呢?据有关部门统计,1至7月,北京市商品住宅期房供应量和成交量都有所下降。北京市建委发布的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信息显示,1至7月,全市商品住宅期房预售成交面积1184.3万平方米,下降了20.7%。
建设银行木樨地支行负责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的杨女士的话也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她说:“我粗略估算,6、7、8三个月,平均每月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的有70人到80人左右,与上半年相比,还是略有下降的,上半年多的时候每月有100多人来办理贷款手续。”
与北京楼市相比,长三角楼市观望成分似乎更为浓厚。7月份,上海商品住房成交量创下了5年多来单月成交量历史最低点。中房上海指数办公室调查数据显示:楼市交易大幅“缩水”的态势仍在继续,7月份上海的成交量环比下降,总量不到78万平方米,仅为年初最大单月成交量的1/3;28%的调查样本楼盘跌价,其中有9个楼盘的跌幅超过10%,最大跌幅达31.6%,14个楼盘均价下跌达到或超过1000元/平方米,跌价最多的大华板块一楼盘每平方米暴降4420元。
在杭州房地产市场上,投资离场、自住型资金持币观望促使价格普降与折扣时代来临。为拯救交易缩量,采取“低开”策略、下调定价的新盘渐多。开盘即打折、在指定时间内买房打折、对开发商组织的房友会会员打折,甚至是买房送车,名目繁多的“打折风”在杭州兴起。
房价:盼望回归合理区间
南京市一项民间研究机构调查显示,国家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潜在购房者观望气氛日渐浓郁,有56%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将推迟购房计划,他们表示相信,未来商品房价格将回归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对于消费者而言,决定买房的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房价。从对外贸易大学李小姐的手中,记者随意抽取了几份问卷,发现大部分人对于房子的期望都选择了“房价合适”这一条。
在北京秋季房展会上,一份标明提供给北京市建委住房指导价编制发布办公室分析之用的“2005年第三季度购房心理调查问卷”中,其中一项就是对于2005年下半年房价是涨还是降的调查。
记者看到一位年轻的女士在“略微下降”一栏中打了钩。她告诉记者:“我对国家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信心,在这么多政策的作用下,房价总该降点吧。”
而另一位青年男子却表示了相反的意见,他选择的是“略微上涨”,他说:“我经常去清河、回龙观一带看房子,其中有个楼盘,今年上半年的价格比去年就涨了1000元左右,下半年比上半年还有所上涨。”
还有人选择了“基本不变”,一位中年男子说:“我觉得下半年房价即便涨,也不会涨太多,基本上持平吧。”
楼市观望与活跃交织的画面,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问卷中也得到印证。
2005年8月中下旬,央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即期购房意愿虽略有回升,但仍处历史低位。
央行本季调查显示,未来三个月准备购买住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19.6%,较上季提高0.5个百分点,但从历史数据看,仍处低位,而且各地的差异比较大。北京未来三个月准备购房的居民人数占比为20%,而上海居民购房观望气氛浓厚,未来三个月准备购房的比率仅为7.3%,较上季下降3.7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低。
南京抉择地产研究中心总经理厉建军认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确实稳定了房价,也摧毁了潜在购房者潜意识下房价只涨不跌的信念。消费者可以更理性地看待房市,这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