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温州淘房网 > 温州楼市 > 温州本地楼市  > 正文
文成县培头村

“凤凰村” 从古到今的演绎

时隔一年,曾经的穷山村,不仅有了畲族风情寨雏形,还有望成为全县养生度假游的中转站——
2013年07月19日 10:48:34 来源:温州日报 查看评论

  培头村家家户户外立面改造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雷忠义摄

  一年前,位于文成县黄坦镇的培头村,与县里其他“老少边穷”山村并无二致:略显陈旧的矮房,进村道路狭窄,路边杂草丛生,大部分“留守”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一年后的今天,再来到培头村,不得不感慨小村面貌变化之大:家家户户外立面改造后,白墙黑瓦颇具古典韵味,藏有400多件畲族器物的钟氏宗祠也修缮一新,村里不仅新建了一个大型停车场,还开出了第一家农家乐……

  “一年里能有这么大变化,多亏了农家乐特色村、文化古村落、美丽乡村这3个创建项目。”培头村村委会副主任钟维好不无自豪地说,现在古村有了统一的畲族风情寨建设规划,不仅村容村貌有了质的变化,村民们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借一条新路

  重塑畲族风情寨

  培头村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文成县畲族人口聚居村之一,畲民从衣食住行到嫁娶丧事等民间事务,至今还保留着传统习俗。每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村里都会展示别具特色的婚俗礼节、捣糍粑等畲族风情。

  作为培头建村以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清乾隆戊子年(1768年)的钟氏宗祠,如今保存完好,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占地约400平方米的二进合院式古建筑,门梁下方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门前旗杆基座上“咸丰戊午年”几个字依稀可见。祠堂里,陈列着从村民家中收集的800多件老器物,俨然一个畲族文化展示馆。

  封闭的区位环境,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畲族文化,却也间接导致了山村“穷”的境况。小村虽离文成县城仅23公里,但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开车需要50分钟。去年,培头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今年初,新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建成通车,打通了小村与县城的快速通道。如今从文成县城出发,大约15分钟就能抵达培头村。村口一个大型停车场两旁,已经栽上了迎接各地宾朋的凤凰树。

  再来培头村,眼前依山而建的民房已装饰成统一的白墙黑瓦,与青山白云相衬,好似一幅别致的山水画。按照畲族风情寨的规划,家家户户雕花飞檐,钟氏宗祠列入文化礼堂建设后,屋檐残缺的棱角、破损的木门,已被淡黄色的新木填充进去。

  村里今年还开出了第一家农家乐——金钟山农庄。“有地道的畲家菜,还有20多个房间提供住宿。”农庄老板王素珍告诉记者,省里早几年就鼓励培头办农家乐特色村,若不是现在小村交通方便了,村容村貌变美了,自己也不敢投资上百万元冒风险。

  借力美丽乡村

  打造养生度假“中转站”

  美丽乡村创建,已成为文成时下的热词。培头村的远景规划,也不止于畲族风情寨。

  时值盛夏,村里的百亩向日葵已竞相开放,一朵朵盛开的向日葵宛若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在山间向人们致意。除了这片向日葵外,培头村成立的畲家乐农业专业合作社,还集体种植了200亩水果采摘基地,包括桑葚、樱桃、瓯柑、石榴等水果,这几年就会相继成熟。

  “借着畲族风情游和水果采摘游,村里要打响‘畲家乐’品牌。”钟维好告诉记者,“畲家乐”以村里规划建设的20家农家乐为依托,统一碗筷、统一住宿、统一管理,游客提出吃住需求,由“畲家乐”协调分配到村里的各个成员。“畲家乐”从房间布置、桌椅、菜肴等方面都尽可能体现畲族特色,就连床单一角也缝上了凤图案。钟维好说,“畲家乐”不求一年赚上百万元,只希望农民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生活水平能稳步提高。

  培头村村委会主任钟松夏告诉记者,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培头村有了自己的五年规划,将致力于建设民族文化强村,打造集观赏、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原生态农家乐基地。尤其是在全县“休闲养生福地”的整体规划下,培头村既是去往铜铃山景区、石垟林场的“中转站”,也是游客前往安福寺、天鹅堡滑雪场的必经之地。

  “到时候,游客进村就能欣赏原汁原味的畲族民俗表演,而村民通过农家乐食宿、旅游商品等多种方式,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钟松夏信心十足地说。

  本报记者杨世朋

  报道组雷忠义钟建芬

[编辑: 李茜茜]
关键词:温州 建设
转发到:温网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评论区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