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淘房网  >  房产资讯  > 正文

多地又出现购房热潮 逆势回暖还是调控见成效?

2011年05月20日 09:25:17 来源:新华网 查看评论

  这是什么原因?探究起来,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三张面孔清晰可辨:

  一是目前国内的住房需求仍然旺盛。无论是结婚的年轻人、需要改善的家庭还是投资者,都有着购房的迫切心情,一旦有了心中合适的价格就会出手。尤其是经过楼市起落的洗礼,在通胀背景下,很多人苦于投资渠道有限,买房成了财富保值增值的唯一选择。一直以来严厉的楼市调控,限购限贷,也压抑了很多人的购房需求,而一旦条件允许,这些需求就会猛烈地释放出来。      二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因为没有找到替代性的“钱袋子”,依然难以对高房价痛下杀手。今年以来,无论是各地出台“限价令”变味成“限涨令”,还是在落实“一房一价”等具体政策上,一些地方政府的调控之手仍然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更耐人寻味的是开发商。面对不断加码的国家政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观望者有之,四处融资顶住不降价者有之,顺势调整者也有之。记者发现,这些能够推出“日光盘”的开发商都在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以碧桂园为例,它向来以开发低密度大户型住宅著称,而此次南京碧桂园销售现场打出的标语是“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项目中有七成是14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定价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介绍说,2010年碧桂园集团的净利润率为16.6%,住房销售均价仅约为每平方米5000元。“最近房子的热销说明国家的调控起了作用,这个导向符合民生需要,也说明开发商只要建造出低价、高品质、节约土地的房子,就能受到市场和购房者的欢迎。”

  打破僵局需“堵”“疏”相济

  针对楼市是否开始回暖的问题,专家们则有不同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央行刚刚再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各地的保障房还在快马加鞭地建设,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依旧,短期内靠少数几家楼盘的热销来认定楼市回暖,并不合时宜。

  “最近楼市成交火爆主要是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策略奏效。”地产评论人士张洪光说,5月是楼市传统的销售旺季,如果大量的住宅供应能够按计划推盘,房价稳中有降,那么楼市成交量将会逐步回暖;如果房价未能出现实质性下降,甚至转而上涨,那么低迷的楼市或将遭受新一轮更为严厉的政策打压。

  南京房地产开发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表示,近来购房者热情的再度释放,其实从一个侧面提醒社会:限购政策是“堵”,想方设法加大土地、商品房、保障房的供应是“疏”,而打破楼市僵局应该“堵”“疏”相济。

  “房地产业依靠高杠杆、低利率的时代过去了,依靠房价持续上涨的盈利模式过去了,开发商要学会在正常市场环境下生存。”深圳市社科院城市营运中心主任高海燕指出,开发商应当告别一味追求利润的“单向度发展”,在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宏观坐标系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平衡点。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 李茜茜]
关键词:回暖 调控
转发到:温网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评论区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