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这个中国的“制造业之都”如今正面临“产业空心化”的警示。
8月初,温州市召开了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通报了温州的工业运行状况和强调节能减排之外,并无太多意外。但是会上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下称“温州市人行”)提交的一份《金融支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内容令人吃惊,该文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外迁和民间资金外流,温州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
温州市人行在报告里建议,政府应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空间,正确引导民间投资,防止新一轮资金大量外流或热钱化。官方如此提法,在温州历年来实属罕见。事实上,2009年,温州人均GDP仅4604美元,全省倒数第三位,不到杭州的一半,更是全省人均GDP的71%。
近年来温州热钱、温州炒房团响彻全国走向世界的背后,温州的制造业之都正在遭遇巨大挑战。
民企“天花板”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现在温州的厂房交易空前火爆。
温州平安易居房产营销有限公司业务员付小姐告诉本报,去年以来温州厂房出售、出租明显增多,最近她待售的厂房就有三四十套,分布在各大开发区、工业区,建筑面积一般在1万平方米以下。“一些企业计划迁到外地去;一些企业是活不下去了,干脆卖掉厂房不干了。”
这个现象的背后正隐藏着温州制造业的萎缩危机。
“温州已经出现‘产业空心化’迹象。”温州市人行调查统计科副科长梁茜茜透露,银行对工业信贷增长明显,但并不见工业增长大幅提升。多年来温州除了正泰、德力西、华峰氨纶等20多家企业,再没有在本土上形成有影响力的经济主体。
“除一些中小企业外迁外,大型企业也有走出去态势。”温州当地一位官员说,实际上正泰、德力西等企业,在外地的投资额、产出规模已远远大于本地,且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等。
“留下来的,是一些‘老、弱、病、残、断’企业,涉及深层次问题难以解决。”一位温州的企业家说。他认为,这几年温州的定位在不断变化,从国际轻工城——三个温州——五个工程——宜商、宜居……但并不没有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更没能根本抑制企业外迁、资金外流。
温州市政协委员黄发静,正联合温州大学商学院老师做一个有关“温州企业外迁和投资环境改善问题”的调研报告,计划以提案方式递交给明年的温州市“两会”。
黄发静还是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金融危机后,温州企业外迁、民资外流加剧,一些本地产业确实存在“空心化”的迹象。他扳着手指头告诉记者,曾占据全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5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这100家中,只有30余家的企业老板在专心经营,“一些企业,已经把重心转移到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矿产以及第三产业。”
甚至黄发静自己也一直未断出去投资其他产业的念头。他说为何没有行动起来,只因他现在是协会会长,不能看着打火机从他这一代人手里消失。“仅凭企业现在的那点微薄利润,很难做强做大了,只有向其他领域投资。”
民营企业的“天花板”,在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些企业还在继续做实业,也试图转型升级,但做得非常艰苦。”一位温州的第二代企业家邵先生说,他的一位朋友,家里是做鞋跟生意的,凭借多年打拼,企业有着固定的客户资源。然而他这位朋友并不想接班,“继续投入,不一定在温州‘熟人社会’打开市场;维持现状,又没有他施展的余地。”
做眼镜起家的黄仲君,上世纪九十年代转行做电镀,为此征地几十亩建厂房。由于电镀业的逐渐萎缩,黄仲君虽有先进设备,但订单不多。无奈之下,他把实业重心放在门把锁的开发上,“准备了六七年,最近两三年才投产,现在已有一定生产规模。”但是成功转型的并不多,他周边一些企业还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
温州眼镜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由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一部分眼镜企业勉强维持生产,而另一些企业已处于关停状态。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温州眼镜出口同比负增长,5月至7月才开始正增长。“实际上,眼镜企业的这种生存状况,在温州其他一些行业也同样存在。”
目前温州有品牌、上规模的企业,订单还比较多,受金融危机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大多数中小企业订单虽比2008年有所增加,利润却下降明显,“生存并未明显改善”。据温州市经贸委掌握的情况,自今年一季度以来,该市规模工业利润增幅环比回落幅度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
“我们粗略估计,温州每年外迁的企业有1000家左右,外流的资金量更大,也难以统计。”周德文说,近年来,温州经济增速排名全省倒数,与民企外迁、民资外流不无关系,这极大影响了温州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