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没少遭遇口水和冷眼。比照得最多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79年他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奈何中国的经济学家鲜有站在穷人的立场说话的。
买不起或买不到房的市民对高谈阔论的经济学家的怨恨不比对房地产商的或者对政府的少。房地产商要赚钱,人家不违规不违法,再暴利谁也拿他们没辙;政府苦着脸很无辜,宏观调控的政策一箩筐,连市长也叹息“有心无力”、区长也买不起房,对于诡异的房市,没功劳也是有苦劳的——那就剩下经济学家可供批判了,一是他们的屁股坐得太明显;二是他们的巫师般的预言,从不避讳老百姓的心理防线;三是批判他们似乎不需要担负多大的社会风险。
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学家不信奉“穷人经济学”呢?如果说是趋利因素的话,国外的经济学家也没有经历过道德PK,他们的视角怎么就看得到民间疾苦呢?我们都知道经济学里的“搭便车效应”:人人都以为别人会说,然后自己拿来用,可是最后没有一个人来说。“穷人经济学”不是自发生成的,我在想,当富人可以豢养部分经济学家时,作为纳税人利益代言的政府有没有在经济学话语上为穷人作一些权益上的博弈呢?政府有必要为我们培养穷人经济学家,而不是非要靠舆论去逼着那些已然贴了富人牌的经济学家去违心地说“假话”——那也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吧。
其实,在房价问题上我们迁怒于经济学家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首先,既然你不信他的话,就让他在言论自由的空气中自生自灭好了;其次,中国房价在2007年到底怎么走?这显然不可能是经济学家所能左右得了的。我们不是依仗着经济学家调整社会生活秩序的,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更值得我们冀望和警醒——充其量,他们只是帮着地产商助威罢了,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房价的“坚船利炮”如此坚不可摧?
从理论上说,经济学家认为房价涨或者跌都不“神奇”,真正“神奇”的是这些一边倒的预言一次次比宏观政策更精准,更让我们无可辩驳。看看这些经济学家预言的逻辑和背景,我们不得不深深地忧虑:2007年的房市会是一片艳阳天吗?(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