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游牧民族喜欢逐水草而居一样,精明的资本家总是逐利而行。
10月27日,成都市国土拍卖中心,香港华人置业独资子公司爱美高房地产(成都)出价7.32亿元人民币,拿下了两宗总面积共计近140亩的土地。华人置业由此成为继和黄、九龙仓及信和之后,第四家大规模投资成都的香港地产商。
此前数天,新加坡凯德置地借道成都龙头房企置信集团,杀入四川市场的新闻发布会刚刚举行。据说这次合作涉及的项目开发总投资可能上百亿元。
而早些时候,已经在重庆市场摆开架势的香港瑞安地产,却悄悄转让其占地50万平方米的“重庆天地”项目至少30%的股权。
以中国香港及新加坡为主力的境外地产资本加速抢占中国西部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它们在成渝两地的一进一退,个中缘由值得玩味。
“喜新厌旧”有缘由
2005年4月,瑞安掌门人罗康瑞决意斥资超过15亿元拿下重庆市化龙桥地块时,不知有没有想到一年多之后,为了尽快套现资金而不得不出让其股权?
今年6月,瑞安首次上市努力失败,外界风传其资金运转压力甚大。大约八九月间,罗康瑞以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向两家策略性股东出售该项目(已被命名为“重庆天地”)接近20%的股权,由此获利5.6亿元。他还计划出售其余约10%的项目股权。
知情人士称,“重庆天地”资金短缺,启动缓慢,才是罗康瑞忍痛割爱的真正原因。而重庆楼市过去一段时间由热转冷,也许更坚定了罗康瑞以退为进的策略。
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度持续看涨的重庆楼市,开始有冷却的迹象。据该市国土房管局官方网站显示,过去大半年来,当地楼盘成交均价一路下跌不止,部分单位跌幅多达每平方米600元,而同期住宅成交均价每平方米不过2700多元,跌幅几乎接近平均单价的1/4。
与此同时,当地房企纷纷出走。先是钱江摩托旗下地产业务主动撤出,再有重庆房企老大龙湖转战成都,星凯地产等多家资金趋紧的开发商也到处叫卖手中土地。
反观成都,近两年来境况截然不同。截至今年9月底,成都主城区商品住宅均价已上涨到每平方米4335元,足足比重庆高出约六成。而2004年成都住宅均价也不过每平方米3241元。
在凯德置地和华人置业先后踏足成都之前,当年带头掀起重庆房地产外资开发热潮的和记黄埔,已经率先将投资重心移到成都。
2004年10月,和黄以21.35亿元拍得1036亩的成都南部新区“地王”。随后中国香港的九龙仓、信和以及菲律宾SM集团、顶峰集团,新加坡的吉宝置业、仁恒实业等接踵而来。
据成都市房管局统计,截至今年初,该市外资地产商总数超过65家,总投资超过人民币300亿元。
押宝重庆打错算盘?
“在外来投资者,尤其是中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人士眼中,重庆的地位向来要比成都高一些。”从事研究顾问业务的成都尺度地产副总经理山传海介绍说。
据说,前几年海外投资者要进入西部,首先要求去重庆考察或先落户重庆。1997年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后,外资进入步伐更明显加快。
1997年,和记黄埔投资人民币20亿元开发的商业综合项目大都会广场(坐落于最繁华的解放碑附近)竣工,市场反映热烈,回报比预期高,由此引发了2000年以来,华南、华北、江浙、央企及港澳海外等五大外来军团纷纷抢滩重庆。各路英豪圈地动辄逾千亩,搅得当地楼市风生水起。
“2003到2004年,是外资进入重庆楼市的最高峰。”广厦房产重庆分公司负责人邓先生回忆说。
据官方统计,2004年前6个月,自境外流入重庆的房地产投资达1.27亿美元,同比增长多达11倍。但有业界人士认为,外企实际投资额可能要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2004年重庆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达人民币393亿元,而市场普遍估计其中外资所占比例至少占20%以上,即接近人民币80亿元。另有资料显示,港资已成为当地房地产外资主力,约为此类外来投资总量的80%甚至更多。
“那一年,重庆市国土房管部门官员对楼市未来也是信心十足。”一位当地开发商说。当时重庆主城区住房均价仅为每平方米2200元,而同期全国城镇商品房平均价格已达每平方米2750元,政府官员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房价将有巨大的上涨空间。
但是,预期中的房价飞涨并未如期而至,和黄大都会项目的辉煌之后,蜂拥而来的外资也再没能得到预期中丰厚的回报了。
祸福相依
“外资高估了重庆人的消费能力,这是它们失算的关键。”广厦房产的邓先生私下表示。
重庆成为直辖市后,依靠三峡工程等超大型投资项目的拉动,经济增长相当迅猛,但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本地居民购房支出后劲不足,同时外地来渝购房人士占总购房人群不过10%。
而号称“来了就不想走”的成都,半数以上购房者中来自外地,包括四川各市及周边省区,甚至不乏一些东部沿海城市的客户。
“重庆前些年土地放量过大,本土开发商大都持有可观的存量土地,外来开发商的规模优势一时难以发挥。”邓补充说。
“各路外资在京沪穗等东部沿海城市布局大定,早晚要向西部渗透,”山传海表示,“我们相信成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局面刚刚开始,成为外资进入西部的首选理所当然。”
成都楼市的持续高涨固然令人兴奋,但事情并不是看上去那么乐观。
有当地业界人士分析,成都楼市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隐患:土地出让市场仍不够规范,拆迁造成的纠纷一直在困扰内外资开发商;主城区住宅平均房价超过每平方米4300元,但2005年底全市人均年收入才17279元,对高房价的承受能力有限;房价涨幅很高,但住宅类房产出租平均收益率偏低,大致在3.5%~5.5%之间,投资前景并不明朗。
“如今成都楼市备受外资青睐,与当年重庆的情况有相似之处,重庆楼价大起大落的问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成都再现。”一家刚刚打算从重庆转移到成都的外资地产商高管对记者表示。
“总之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地产投资还是要提防风险。”他说。
相关报道
欧美资本觊觎西部地产商机
本报记者党鹏朱昆锋成都报道 近水楼台先得月。来自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商,得益于地缘和文化的接近,率先踏上了中国西南这片房地产的处女地,并且收获不菲。
不过,动辄超过10%的房价增长率、每年上千万平方米的销售量,也开始让逐渐熟悉中国市场的欧美资本,对陌生的西部尤其是“天府之国“的成都怦然心动了。
据戴德梁行成都分公司高级经理侯峰介绍,近期通过公司牵线搭桥前来成都考察的欧美地产投资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房地产投资饱和,政策上的限制也逐步增多,他们尝试到西部寻找机会的努力会越来越频繁。”他预测说。
据了解,现在已经进入或有意进入成都市场的外资房企,按地理区域划分大致有三类:一是来自港台企业,如和记黄埔、嘉里建设、新鸿基等;一是以新加坡为首的东南亚国家企业,如新加坡盛邦、吉宝、仁恒、凯德置地和菲律宾SM集团等,还包括澳大利亚等亚太区企业;还有一类来自欧美国家,如法国的都市房地产建设集团、美国的.BehringInvestments和汉斯地产等。
据与欧美投资机构有过接触的当地业界人士介绍,前者很看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本地住宅开发市场,有些初步规划投入的资本达上亿美元,规模最小的试探性投资至少也有9000万元人民币,而且无一例外的是,其后续投资计划都很庞大。
实际上,刚刚与凯德置地结盟的成都置信集团,当初四处寻找外资合作伙伴时,也跟高鼻子、蓝眼睛的欧美资本家打过不止一次交道。
按欧美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市场的习惯做法,中心城市的甲级写字楼仍是它们首要的投资收购对象。据戴德梁行统计,目前成都市场上甲级写字楼总存量还不到28万平方米,而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超过了100家。
随着以这类跨国企业为主力的市场有效需求逐渐集中形成,成都甲级写字楼的开发前景看好,很可能会吸引更多欧美机构投资者前来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