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多次参与国家房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是国家房改方案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上世纪90年代参与2000年国家小康住宅科技项目,任产业政策组组长。主持完成了“跨世纪中国住宅产业政策的研究”、“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研究”等重要课题。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观点:宏观调控取得预期效果,住宅产能没有出现过剩
从一年来的运行态势来看,2005年的宏观调控取得了基本目标和预期效果。
通过宏观调控,我越来越认识到房地产产品的两重性,即房地产具有的消费品和投资品性质。现在看来,房地产在市场经济当中,它和股票、债券一样具有投资价值,可以追求它的资本回报率。一个国家的利率,特别是长期的利率比较低的时候,就是房地产市场发展最快的时候。现在看来,房地产市场有泡沫的时候,往往是升息的时候。反过来,房地产低迷的时候就要降息,因为利率降低了,人们发现这个时候是投资房地产最好的时期,所以房地产和金融是密切相关的。
现在外面有声音说全国市场出现了产能过剩,我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全国的空置房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没有出现产能过剩。如果出现产能过剩的话,就不会出现2005年的房价上涨过快。
点评::今年楼市将是乐观的,住宅成为消费热点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我个人的看法是2006年中国的楼市基本面,仍然是需求旺盛和乐观的。同时,我在读中央文件的时候,有一个体会,那就是中国将实现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还有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扩大消费增长。城市居民有哪些是消费热点呢?住宅、汽车、教育、旅游、通讯,住宅无疑是第一位的。所以温家宝总理日前说,当前这个阶段中国房地产业仍然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总理讲这个话是有针对性的。第二个转变,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指的是我们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是粗放型的,这种状况必须迅速转变,其表现在我们房地产行业也是一样的。
现行情况下如何把握好楼市,我觉得两句话可以直接诠释:第一句话叫做关键在土地,第二句话叫做冷热在金融。
任志强
中国华远集团总裁
他不是资产最多的房地产商,却绝对是招来骂声最多的;若以资产而论,任志强的华远地产公司或许进不了京城地产三甲,但近两年来任志强只要一开口说话,江湖上必然是一阵刀光剑影;“任大炮”和地产界的“总理”是业界给任志强起的绰号和称呼。
观点:宏观调控并没有让老百姓受益,也抑制了住房的有效需求
显然,去年长三角楼市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灾区了,而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目前,有些政策已造成了一些观望,其中宁波出了限价商品房的政策,而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对市场的一种额外的破坏。
从表面看,我们说宏观调控初步达到了目标,一个是投资增速下降,第二个是全国房价的增幅下降了。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我觉得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是让老百姓受益,实际上这次老百姓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同时让老百姓更换住房,或者是改造住房的速度放慢了。
去年的宏观调控也抑制了投机与有效需求,表面上看投机被打下去了,同时有效需求和真实的自住需求也被控制了。
点评:市场谨慎乐观,住房供应结构并没有出现问题
那么2006年楼市到底会怎么样?我的判断是谨慎乐观。
而从今年全国的土地供应情况来看,今年的房价我估计还是稳中有升,涨价的压力还是很大。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投资增长也是必然的。
今年我们估计政府的政策会转移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仍然是稳定房价和供给结构的问题,我个人经过分析以后,觉得有些不太相同的意见。我国除了经济适用住房的比重与投资大幅下降之外,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市场中,从来也没有出现过住房结构的问题,供给结构从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偏差。
而从供应的情况和销售的情况来讲,很难了解到我们的高档房有多少,或者说我们的别墅有多少,但是我们可以从存量住房中分析出来,我们高档房的供给量是很低的,根本不存在住房结构问题。
我们历年商品房的投资结果中,可以看到,普通商品房的投资比例是最高的,而别墅和高档公寓的比例甚至低于经济适用房的比例。别说我们的高档房比例一直维持在10%左右,由于它的价格高,因此实际上的供给套数从来没有超过5%。也就是说95%是普通商品住房的结构,还要调整结构,调整什么?
可是我们专门为供给结构做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经济适用住房倒是有问题。应该说经济适用房是受政府土地供给的制约,是一个非市场化的问题,但是我们恰恰把经济适用住房放到了市场的结构中去讨论,因此产生了一个结构问题的假象。
赵杭生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所长、21世纪不动产杭州区域总裁
浙江乃至全国都著名的房地产研究专家,对长三角楼市有着独到的研究,也是杭州楼市出镜率最高的人。与许多房地产业内人士不同,赵杭生涉足房地产,更多地带着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心态。
观点:投资收益率大于储蓄利率,就是买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