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建设走成片开发
新规划放大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视野,重点突出了大都市市区规划,提出了环大罗山的城市发展形态。今后温州都市区将形成“一主二辅五组团”的空间结构。其中“一主”为中心城市,含主城区、永强副城区;“二辅”为瑞云(瑞安飞云)、乐柳(乐清柳市)两个辅城区;“五组团”为上塘组团、洞头组团、半岛组团、藤泽组团、桐浦组团。这些组团环大罗山构成都市区核心圈层。
省建设厅总规划师周日良认为,总规确定城市向东发展,非常符合温州作为河口港城市的发展规律。这对温州城市来说是突破性的、战略性的。并且总规点出了城市未来10至15年发展为双中心,也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大都市区“一主二辅五组团”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都非常清晰。他还建议,《总规》正式批复以后,要深化空间规划,制订年度建设计划,新区建设一定要走成片开发的道路,高速公路出口应加快改造,要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加强规划管理。《总规》要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并与土地年度利用计划相衔接。
再塑山水文化名城
温州的自然山水资源非常丰富。《总规》中提出了“城外山环水绕、城间山水相连、城中见山通水”的山水格局。所谓“城外山环水绕”,指的是洞宫、括苍、雁荡诸山与瓯江、飞云江、楠溪江以及东海所形成的大山水格局,温州城市处于山水其中。“城间山水相连”指的是温州都市圈内的各城镇围绕着三垟水网和大罗山形成的绿心分布,同时用绿心所伸展出来的绿楔来连接不同城镇和不同组团。“城中见山通水”指的是在城市的不同组团当中,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合理利用附近的山水资源,充分维护城市和山水的依存关系。
随着城市的扩展,中心城区内除了郭璞建城时的七山外,吹台山、杨府山、景山、大罗山也相继纳入其中。城市与山体的关系本次规划应该说是体现从“小七山”进入“大七山”格局。
中心城区内有48条河道,总长度92.35公里,河道纵横。充分利用这些山水资源、规划城市绿化系统与公共开敞空间系统的规划,形成“环绕绿心、绿环包围、绿带分隔、绿地成网、绿满视野”的三维立体化绿地系统。
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规划提出了保护古城“倚江、负山、通水”和“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格局,加强古城风貌的保护与延续,明确了四个历史街区和一个历史地段。
最近,我市开展的“百巷万户惠民工程”,改善古城居住环境,正是基于对传统街区与市区一些古镇老街的保护与更新,挖掘传统文化,进行功能更新,促进传统街区活力。
同时,近期重点建设大罗山———三垟水网生态园、滨江景观带、温瑞塘河、会昌河水上公园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项目,正是基于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新中心区是城市之核心
规划中明确要把温州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卫生文化教育中心、研发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洼地”效应。规划在旧城商业中心的基础上确定城市中心区北片,即杨府山商务会展中心是金融、贸易、会展、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市政府正在启动杨府山商务会展中心的建设;杨府山北片、七都岛、行政文化中心共同构成现代化的城市新中心区。
另外,结合组团型城市的特点,规划还确定了龙湾、瓯海二个城市副中心。
而对于永强的有关规划定位,有关的房产开发界人士认为,如果规划能够到位实施的话,永强片区将可能成为一个凸现的楼市亮点,而温州主城区缺乏与滨海山水城市相吻合的规模品质房的现状,将可能随着这一片区的建设而改变。
温州西部将吸引视线
在以往的规划中,温州主城区的西部一直是一个发展的“鸡肋”,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还没正式敲定以前,不少专家曾提出“西抑”的发展战略,不少规划专家认为,西部应以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优化发展为主,并限制大规模的房产开发。而这次的总体规划在原来的基础上就西部的建设提出优化的方案,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形态中设置了藤泽组团的规划。而另一个和西部息息相关的规划方案就是稍前浮出水面的温州规划局做的三溪片区的规划。其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娄桥、潘桥、郭溪、瞿溪四镇。
有关业界人士认为,虽然在规划的安排中,西部并没有太多的楼盘和住宅,但是西部的楼盘和住宅都属于新开发的房源,并且西部的楼盘都属于规模盘,如“山水名都”等,规模楼盘的优点是楼盘内部的配套和品质都较高,另外,小区都能做到“人车分流”,因此,市区的许多楼盘解决不了的泊车难和住宅品质低问题,在西部的一些规模盘中,将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