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6中国房地产六大焦点透视 宏观调控引人瞩目

2006年01月11日 08:42:11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招牌挂土地出让与折中土地转让:招牌挂的牵引性和杠杆效应,依然无法掩盖工业用地、收购国企和并购项目等擦边行为的能量。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更加隐晦和娴熟的博弈,包括传统企业与新进企业在运营方式上的复合性和撬动技巧等方面都将延长和抵消最高政府推进“三公”和市场竞争的历程。

  公司

  一二线城市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集中,三四线城市依然是中小企业的天下:一二线城市,伴随着金融、土地和审批等各种政策门槛的不断抬高,产品和消费者的成熟以及竞争的激烈,规模和品牌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标志,因此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向大企业和好企业集中。而三四线城市由于时间短和区域性,项目公司和群雄逐鹿依然是主要格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成熟与健康一定是在一二线城市完成此轮调整和三四线城市完成此轮发展后的时段也就是中国城市(镇)化提速的周期内。

  传统的房地产企业与新兴的房地产企业进入新一轮升级的竞争:传统房地产企业,本土(地)的房地产企业,专注于产品和现金的房地产企业,面对来势汹汹的先进行业的投资商、金融型的外资企业和上线城市的开发商,压力陡增。如何在人才、管理、产品、营销和融资等诸多方面升级换代,将挑战,企业的生存极限和空间,与狼共舞,龙蛇争霸将是新的生态环境下的战争漫画。

  城市

  大城市和大城市群带动中国城市化进程为主的模式将向中小城市带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方向转变:十一五规划对之前大城市和大城市群主力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战略的调整,将对中国城市(镇)化进程和房地产的发展发生重大影响。未来城镇化主体将是中小城市,这对中小城市(镇)的房地产发展带来特殊机遇,尤其是一直被忽略的庞大城镇———农村房地产市场将会启动,小城镇建设和模式将重新复苏和崛起,而且是对大城市生活与工作分离的大盘时代的反拨,真正走上城乡一体化和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康庄大道。

  沿海和发达城市带动整个经济发展龙头作用慢慢减低,中西部和东北等落后地区将后来居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沿海城市率先开放和发展政策造成的两极分化已经濒临困境,带动作用和上升空间都接近封顶。振兴西部,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的均衡发展战略。在上海等一二线城市已经或正在淡出支柱产业地位的房地产反而在这些落后的城市和区域将继续充当发动机和火车头的作用。这又一轮的此消彼长无疑是房地产企业的新战场。

  后记尽管上文已经对金融、土地、城市等相关政策作了点评,但最后我们还是要收一下口。因为此轮宏观调控的行政性甚至泛政治化多少带有点无奈和被动性,但毕竟起到了振聋发聩的点刹车效果。我们有理由认为,以后的调控一定不会是这样激进型的,而是与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周期相匹配和协调的渐进型、预见型和市场化的方式最起码也是行政性和市场性结合更完美的度。即使不妄谈此次宏观调控的后果更何况此时下结论尚为时过早,仅是经验教训就足以令各界觉醒和参照。如果说我们非要对政策作预测,那么无疑关于期房和预售的严控,商业地产租售模式的转型和房地产税收新品种的推出将成为2006年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作者系著名地产评论人第一全橙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凌波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