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要做的,另外在税赋上要做的,怎么样有利于老百姓自住型,生活必须型的这种住房改善方面的调整,在税赋结构上,我们包括对要素环节征税,开发环节征税,持有环节征税,交易环节征税,现在这个税分布在这四个方面的情况,不一定有利于老百姓,特别是不一定有利于普通的老百姓的住房,那我们怎么样把税赋结构进一步完善,让那么奢侈型、享受型的人的住房需求得到抑制,刚才巴所长讲了一个很重要的,他说那些适应市场需要的开发商存活下来,我现在补充一条,适应市场需要的不一定能活下来。
那些过去以满足奢侈型的住房要求和享受型住房要求的开发商,在2006年你不一定能活下去,你今年2005年卖得好极了,昂贵的别墅,明年这种住房的需求可能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不仅是土地供给上,而且持有这种房产,你可能要付很高的,每年住你得上税,那么还有人买吗?这种措施从2005年延续而来的不仅不变,还要继续加强,这都是鼓励老百姓购买相应住房的相应政策体系,我们说第一个,不是鼓励老百姓,政府说去买房。
主持人:买好房。
陈淮:开发商别乐太早
陈淮:不是这个意思,第二个,你开发商别乐太早,绝对不是说,你在2006年将面临政府帮你卖房这种事,相反你将面临比2005更严苛的政策调控和市场供求变化的环境。
巴曙松:很多鼓励的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金融,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消费者,从消费者来说,他获得他自住用房的,比较健康的,风险程度比较低的这一部分应该成为银行支持的重点,我看到一些银行,我调研发现,它开始对不同的市场,给出自己重点服务的区间,比如有的银行说,我只给六千到八千块钱的一个平方的这一部分中间的贷款,我的定位就是这样,比如在北京,这一部分主要是自住的,而且整个比较健康,银行开始主动用自己的资金资源挑选好的健康的项目,这本身也是约束这个市场发展的。
主持人:刚才两位讲到,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要鼓励老百姓购买自住住房,那么他们在购买房产的时候会面临什么风险,比如房价有没有可能跌了?
陈淮:百姓购房面临的风险更复杂
陈淮: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确实在2005年老百姓面对房市的时候,至少有一部分消费者,他的问题在于,我担心我买了以后跌了吃亏,吃亏就是风险,对不对,我的利益受损害了,2006年这个风险还存在,确实存在,因为不同城市、不同地方供给和需求关系不一样,但是2006年的特点在于房价的波动以及投机性炒作对房价的影响,给小费者带来的风险还存在,但不是第一位的,许多给小费者可能造成的风险要比这个范围宽大得多,而且不确定性大得多。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是利率,第二个是税。
我们现在在2005年宏观调控里规定120平米为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界限,允许上浮20%,将来普通住宅的政策界限可能标准还会降低,那么辅之以就是税赋,就是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物业税,持有房产,你买的是符合政策鼓励的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你占有这个房子的代价就是天壤之别了,这就有风险,你不知道我这个将来是划在政策之上还是政策之下的,这就是税的变动,当然不一定2006年就变,但是变得方向是清楚的,这是第二个风险。
第三个通胀,通货膨胀,2006年为什么鼓励消费呢?就是因为我们目前分析可能供大于求,人们并不是说2006年一定是通货紧缩,这不一定。在通胀的情况下,全社会的人都努力以币求货,因为货币资产会贬值,所以他就想办法买房子,在通缩的情况下,人们会努力以货求币,因为去年100块钱买东西,今年90块钱就可以买到,持有货币是最好的资产,现金为王,是这样一个特点,所以通胀、通缩预期不确定的时候,全社会,包括老百姓和那些投资住房的投资主体,他们的预期可能就不确定,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住房市场面对的风险。再加上金融,再加上2006年还有一些辅助其他,我们说的比如股市,我们也希望我们人民群众在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
主持人:从二位介绍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说2006年是鼓励住宅消费年,并不意味说在2005年我们针对一些房地产行业出现的问题的宏观调控措施停止了,这是第一。第二我们鼓励住房消费主要是鼓励普通百姓购买自住住房,第三是我们虽然有很多政策性鼓励,但是百姓购房时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是更复杂更宽泛了,还需要谨慎分析。
嘉宾:对。
主持人:好,感谢二位今天参与我们的节目,也谢谢观众朋友的收看,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