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焦点新闻事件
2005年将是杭州房地产界无法忘怀的一年。从狂热追涨到理性回归,我们体验了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这一年,究竟有多少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又有多少事件影响甚至改变了楼市的游戏规则?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片段。
个人合作建房
[新闻回读]
1月16日,北京个人合作建房者首开联盟大会,据发起人于凌罡介绍,共有200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并交纳了成员费,一些想参与个人合作建房计划的北京市民还听取了法律顾问孟宪民对于合作建房可行性的解释。
[新闻评点]
一群人不通过房产公司,自己联合起来买地、建房子,最后自己来居住使用——有人说,这一模式如果成功,将为政府提供另一种远低于市场价的造房模式,对于拉低房价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这种被寄予厚望的建房模式同样在杭州引起了巨大反响。从“住在杭州网”上的“自己集资在杭州盖一栋自己的楼”的帖子开始,到“爱爱小镇”合作建房网站,杭州两位合作建房发起人,目前都没有进入实际拿地操作阶段。4月初,最早提出合作建房设想的于凌罡传出被房产商“招安”,而杭州的发起人同样被土地、资金等问题困扰。有人说于凌罡是“在一个最不透明的行业里,玩一个完全透明的游戏”,成败可想而知。
个人房贷取消优惠
[新闻回读]
据新华社消息: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5年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以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其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6.12%的0.9倍(即5.51%),比现行优惠利率5.31%高0.20个百分点。
[新闻评点]事实上,从去年以来,银行对住房信贷一直在提高门槛,比如上世纪90年代前的房子很难申请到贷款,又比如对第二套住房提高首付等。央行调整利率后,事实上将和目前很多银行的第二套住宅贷款政策相同:即执行基准利率。
在“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再次调高住房贷款利率也是意料中的事。而央行这一政策使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得到缓和,有利于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并促进其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七部委出招稳定房价
[新闻回读]
5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被细化,呈现四大特点:加大个人购房转手交易税收调控力度;禁止期房转让;满足3个条件普通住房享受优惠;依法制止炒地行为。
[新闻评点]一接到通知,浙江省建设厅、国土资源厅等各个与房地产有关的政府部门紧急召开联席会议。如何制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如何界定?营业税等相关税收的征管怎样操作?每个人都在密切关注这些问题。
17天之后,浙江省公布普通住宅界定标准。杭州市区(不包括萧山、余杭区)普通住房标准为: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下。其他地区标准为120平方米以下。
同时,明确了征收营业税的2年期限从业主办出房屋产权证当日算起。这让关于由购房合同签定日期、住房交付日期还是三证办出日期作为征收起始时间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也意味着,炒家原本寄希望于购房合同签订日期的“虚晃一枪”来打时间差的美梦彻底破灭。正如一家著名房产公司老总说的,“楼市洗牌的时候真的到了”!
央行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
[新闻回读]
关于房地产业一直有个说法,就是绝大多数开放商都是靠“银行的钱”和买房人的“预付款”来盖楼赚钱,央行8月15日发布《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预售房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
[新闻评点]其实早在2003年6月,央行就有规定,只有在住房主体结构封顶后,商业银行才能向购房者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但是这个规定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建议如果实行,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开发商意味着重新洗牌,对于银行业意味着舒缓金融风险积淀,对于购房者则意味着减轻贷款压力。
犹如一声惊雷,现房销售一度引起楼市辩论热潮。最后,虽然期房销售并没有真正被取消,但实际上杭州市场上却出现了不少现房销售的楼盘。开始,它们多是一些小体量、低楼层的楼盘,如樱花小筑只有2万平方米,多层最高不过3层,对这样的楼盘来说,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现房销售不会对建设资金产生大影响,但渐渐地也开始向一些大体量的楼盘蔓延。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对消费者来说,现房销售无疑是个好消息,它是一种营销策略,也是市场趋向理性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