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价的议论是时下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必选课题。人们议论最多的,大致是两个问题:高房价是否损害了百姓福利?未来房价是否会如专家预期的那样出现"崩盘"?
按照是否拥有自己的房产,我们可以把百姓分成两类。对于有自己房产的人来说,不论这些房产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通过房屋市场购入,还是在计划经济的当年通过单位福利分房获得,房价上涨都使得个人资产得到增值,相应增加了个人快乐与福利。虽然资产的增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只具有纸面富贵的性质,但却实实在在地增强了人们当前消费的信心,这不仅有助于个人身心健康,对中国经济显然也有积极意义。
房价上涨,更为那些有自己房产的股民提供了安慰。说实话,幸好这两年楼市火爆,我们身边那些在股市撞得头破血流的股民,资产损失得以减少。如果把楼市说成是股市的稳定剂,应该不为过。对于没有自有房产的人来说,房价上涨的确阻碍了他们尽快实现拥有自己物业的理想,但放大的商品房交易量为房屋租赁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房源,为房租稳定并下降提供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房屋租户的福利。
这两年沿海城市中心区域的房价的确上涨较快,完全脱离了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引起人们普遍不满,但那些豪宅本来就是面向非常特殊的消费群体,和普通百姓并没有太大关系。对豪宅价格上涨耿耿于怀的人不妨设问一下,我们会因为商店橱窗里那件标价上万的阿玛尼西服而感到愤愤不平吗?
既然高房价没有损害百姓福利,房价的"崩盘"也就缺乏了充足的理由。进一步地,我们还可以找出以下不支持房价"崩盘"的理由。
第一、保持房价稳定上涨是推动内需、消化工业产能的有效途径。现在从政府官员到经济学家,言必称扩大内需,但除了汽车,我们找不到一个比房产更有效的拉动内需的载体,而汽车则因为道路建设滞后、油价上涨等原因,短期内难以成为消费热点。况且,汽车消费除了一次性购入时的付出外,还需要持续的保养投入。即便每年投入足够的保养费用,汽车使用损耗也相当惊人。二手车和二手房的价值显然不能相提并论。
第二、房产所具有的养老保险的功能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在医疗和失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人们对自身未来福利水平是否能得到保障普遍缺乏信心的情况下,多买一套房子,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多投了一份养老保险。
第三、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可预期的经济事件,由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物业价值重估对海外资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海外的经济学家不断警示中国房价的泡沫,但有趣的是,积极参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恰恰也是海外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