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沈阳将启用新“暂住证”

2005年12月14日 09:51:02来源:华商晨报责任编辑:章魁波字体:【大】【中】【小】
简介:

  调查背景:全国第一个取消暂住证、推行登记暂住制城市的沈阳,拟于明年恢复“暂住证”的使用。

  这则颇具戏剧性的消息在12月13日被媒体披露,距离沈阳取消暂住证制度的2003年7月22日仅仅过去29个月。

  向外界透露这一消息的沈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刘和说,恢复“暂住证”的举措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要求而做出的,目前沈阳市劳动局已经起草了相关规定,待相关规定、法规出台后,“暂住证”制度将可能恢复。

  截至今年11月底,沈阳市共登记流动人口394342人,但警方人士表示真正在沈阳这个城市“流动”的人口远不止这个数字。

  据了解,未登记人口的“流动”恰恰是“暂住证”恢复的重要背景之一。

  城市生活的概念对于永军夫妇而言,更像是他们手中矗立起的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建筑,无限接近却始终无法进入。

  当他们亲手创造的文明和财富长久地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时,夫妇二人的心理落差在租住的四面漏风的砖房上得以物质化的体现。

  于永军夫妇是沈阳市东陵区某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来沈阳短短5年,他们经历了沈阳的暂住证时代和取消暂住证时代,现在则很有可能再次经历恢复“暂住证”时代。

  于永军说,变化,理所当然的存在,但问题的拆解根本不同于一纸卡片的简单取舍……

  从“流动”到流动

  “你看看那些人说话的口气,‘有暂住证吗……’尾音脱得忒长,眼睛斜着上下打量你……”

  2000年,内蒙古来沈务工的于永军夫妇办理了第一个暂住证,当时他们每人交纳了一年449元的费用,其中包括每月37元的管理费和5元的工本费。

  2002年一月开始,沈阳暂住证收费大幅减少,降为经商的每年交纳65元,打工人员交纳25元。

  交的钱少了,于永军却感到了别扭,“当时想,凭啥让咱再交这钱?咱不违法也没犯罪,给城里人盖了那么多漂亮房子,这城里人咋还要拿个暂住证盯住咱,这不是防贼吗?”

  两年的城市生活显然让于永军读懂了一些城市人眼光中的异样,以至于使他变得敏感、自尊而且自卑。

  “住店、打工、租房子,到哪里都要查一下你的暂住证,咱有身份证、户口本那都不行。”于永军说,“你看看那些人说话的口气,‘有暂住证吗……’尾音脱得忒长,眼睛斜着上下打量你……”

  在2002年收容遣送制度未取消前,于永军的工友就曾有过没办暂住证,在沈阳鲁园劳动力市场被抓进去收容的经历。

  “我们‘流动’到了城市,却遭遇了种种限制甚至是歧视,这样的‘流动’其实并不是真正城市开放意义上的流动。”于永军说。

  从“流动”到流动的生活从2003年7月22日开始:沈阳率先在全国宣布取消了暂住证制度,实行零收费的免费申报暂住登记制度。

  对于当时沈阳取消暂住证背景的官方阐述是:一、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频率加快,暂住证不能反映主体的居住事实,管理机关不可能仅仅依照暂住证来界定一个人的长期居住情况。二、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是否有暂住证进行设限,既是对公民人权的一种践踏,又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歧视,而实际上也成为一些单位巧立名目违规收费的借口。三、用暂住证强化常住人口的优越感,严重损害流动人口的人格与自尊。

 

 

网友评论

  • 昵称:
  • 验证码:
推荐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