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房地产市场的喧闹相比,资本市场正在进行的股改同样轰轰烈烈。在历经四个月的试点和两个月的全面推进后,股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11月7日,经过两批试点和八批全面推进,沪、深两市先后共有243家上市公司启动或完成了股改程序,占A股总家数的17.89%,G股总市值达到了市场总市值的22.34%,股改进入中盘阶段。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重要的行业之一,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也积极投身于股改之中,股改方案屡有创新,以期实现“房地产与金融双赢的局面”。当热热闹闹的房地产业遭遇轰轰烈烈的股改,注定要碰撞出激情四溢的火花,而当股改逐渐走入“审美疲劳”之时,地产股更是为其适时注入了鲜活的因子。
地产公司积极推进股改
截至11月7日,在243家已启动或完成了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中,地产类上市公司的家数达到了18家,占全部81家地产上市公司的两成多,高于A股市场22个大行业的平均水平,显示出地产类上市公司对股改的积极性。
地产类上市公司股改始自物华股份与华发股份,2005年6月20日,物华股份、华发股份成为第二批42家股改试点的上市公司之一,拉开了地产类上市公司股改的帷幕。同时,物华股份还以每10股送5股成为当时对价水平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随后,股改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以每批20家左右的“匀速”推进,先后共有八批197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改程序。而在股改全面推进过程中,地产类上市公司也开始了全面推进,每批股改企业中均出现地产类公司的身影,而且进入股改的地产上市公司情况也呈现多样化,同时股改方案屡现创新。
从张江高科进入股改全面推进第一批公司名单开始,共有16家地产上市公司进入股改程序。其中,第二批有津滨发展1家;第三批有上海建工、龙元建设、东华实业3家;地产类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万科和上海新梅出现在第四批;第五批有渝开发;第六批有金丰投资和*ST吉纸2家,其中*ST吉纸是股改全面推进后,首家推出股改方案的暂停上市公司;第七批有美都控股1家;第八批地产类上市公司家数最多,达到了5家,分别为华业地产、陆家嘴、中华企业、上实发展、深振业。
业内人士预计,在经历了八批“匀速”的推进阶段后,股改有望获得明显加速,从而切入一个快速运行的新轨道。而监管层则在不同场合均表示,在未来市场恢复融资功能时,政策将向先完成股改的公司倾斜,地产类上市公司正是融资需求最强烈的行业,相信在股改进入加速后,地产类上市公司也会随之加速进入股改程序。
另类复杂性下的股改难题
目前,沪深两市的81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中,覆盖着地方国资控股、外商投资和民营控股等不同的类型,同时还有部分上市公司是含B股公司或者“ST”等绩差公司,错综复杂的情况为股改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同时,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的原因,与其他板块相比,房地产行业情况更为复杂。1999年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企业被明令禁止上市,多数地产公司采取了借壳上市的办法,重组成本都比较高,为目前的股改留下了后遗症。
地产公司在借壳上市过程中,不仅要为股权收购支付巨额的资金,而且在股权收购达成协议后,涉及国有股的股权转让还需要经过政府监管部门审批,因此而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甚至还有可能得不到批准。更重要的是,由于被借壳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都较差,地产公司要变更其主业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资产重组,置入优质资产,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统计显示,目前81家地产类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发生重大变化的占到了60%以上。金融街、中远发展、世贸股份等都是通过借壳而实现上市的,在已股改的地产类上市公司中,东华实业、上海新梅、美都控股、*ST吉纸等亦是如此。
以东华实业为例,现控股股东广州粤泰集团是在2003年,在每股净资产值的基础上溢价20%收购而来,但是自上市以来,东华实业从未进行过再融资,现大股东的持股成本竟比原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还要高,而且尚未计算大股东先后两次注入共计数亿元的经营性资产。
高企的进入成本,直接加大了地产类上市公司股改的难度,在尚未享受到在资本市场融资好处的地产类上市公司大股东看来,自己当初付出了极高的重组成本,现在却还要为取得全流通资格而支付对价,而支付对价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可能使本就不足以达到绝对控股地位的股权再度被减少,甚至失去控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