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随着土地监控实效性的进一步增强,在房产开发的初始环节———土地的获取方面,城市将不再是开发商们的乐园。这一趋势将在2006年凸显。
其二,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和建设新农村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此前从农村流入城市房地产领域的部分资金,将回流到农村、小城镇。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是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一个大举措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其所透露出的信号是:多年来我国以城市建设为主的投资方向,正在向更加重视农村建设方面作出重大转变。而这,正是2006年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所在。
中国土地学会秘书长黄小虎说,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区发展失衡,“由于这几年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城市建设发展太快,整个社会的资源过分向城市集中。前几年,平均每年有9000亿元农村资金通过财政储蓄和信用社渠道流到城市,然后城里人用农民的钱搞城市建设,盖房子,使得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挤压。”
大量资金汇流并拥堵的城市,成为开放商和投机客肆意圈钱的“流着奶与蜜”的福地。一方面,开发一两个楼盘,建设一两个小区,就能催生一两个亿万富翁;另一方面,普通百姓的收入很低。黄小虎分析说,这是社会两极分化的组成部分。房价上涨过快促进了投资、投机活跃,最后实际上是穷人补贴富人。因为有钱的人可以买几套,十几套,然后再倒卖给穷人。炒抬房价就是从穷人的口袋里掏钱。
黄小虎认为,在大力建设新农村的“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工作重点之一仍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2006年,当初在房地产暴利诱惑下产生的城乡“资金逆流”必将回流。这意味着城市地产在资金上将降温。
业内人士认为,鉴于土地、资金上的变化,明年房地产开发的重心转向农村成为必然。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第十八届房展会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说,加强农村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是大势所趋,今后房地产的方向不在大城市,在城镇。
国土资源部的官员也认为,明年有关部门将对农村居民房的改造进行试点,在“迁村并点”工作中,开发商可以觅得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