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第二只鞋"呼声渐起:只升不跌神话已破,现在只等下跌到位
昨日上海气温骤降,但上海楼市似乎并未出现年末的大面积降价狂潮,一切显得颇为平静。
在经历了前几周的成交量持续下滑后,最近商品住宅成交量再度出现反弹,接近前期的高点。上周(11月25日-12月1日)全市商品房成交量为55.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35%。其中商品住宅(剔除动迁、配套商品房的住宅)成交量为25.9万平方米,环比增加了16.3%。不过,动迁、配套商品房(简称"两房")成交量出现回落,共成交2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8%。
"近期成交量的反弹,主要是受一些市场热点项目旺销的带动。"易居中国研发部经理郑翎昀分析,徐汇漕河景苑、虹口嘉杰国际广场和松江奥林匹克花园、浦东地杰国际城等项目,或以较低价格开盘,或者大幅度降价,均进入上周住宅销售面积前10位。
以浦东北蔡大盘地杰国际城为例,该楼盘曾长期封盘,11月25日以约6300元/平方米的均价试探性开盘,比上一批房源的9000元/平方米下降了约30%,截至昨日,253套房源已售出50套。
而市区板块的嘉杰国际广场,小区规模达10万平方米左右,上市的房源价格约为13000元/平方米,低于周边楼盘约1500元/平方米。易居中国数据显示,该楼盘上市当天就销售了66套,销售较火。
从房价来看,上周全市商品房(包括商业物业和住宅)、住宅(包括商品住宅和动迁、配套商品房)成交均价分别为7124元/平方米和6522元/平方米,分别环比上涨了2.2%、0.7%。其中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9182元/平方米,环比下降了4.7%。
郑翎昀认为,目前商品房和住宅均价受动迁、配套商品房成交比重变动影响很大,近两周"两房"比重下降,商品房和住宅成交均价就连续两周上涨。
综合11月份上海楼市的表现,易居中国数据显示,11月份之后随着城区成交量的下降,特别是受"两房"成交量上升的影响,全市住宅均价徘徊在6000多元/平方米,相当于今年7月份的水平。剔除"两房"的商品住宅的总体趋势是成交量小幅下滑,价格进一步下降,但是速度非常慢。
"眼下已快到年底,但并未出现大家想象中的集体降价的热闹场面,反而是不温不火。"方方房产工作室分析师包灵芝表示,多数的开发商和购房者仍在观望。
另一位香港分析师说,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只鞋"的呼声渐起。"第二只鞋"是说,上海房价第一只鞋(只升不跌神话)已经掉下,现在就等第二只(下跌一步到位)掉下来。
不过,中指研究院华东分院副院长陈晟分析,市场进入下跌通道,但并非一蹴而就,下降幅度正在累积达到30%左右。多数开发商的态度是静观其变,担心明年类似税收等政策会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
"小阳春"情结导致新增供应量增长缓慢
根据易居中国对上海全市重点区域监控数据显示,上周商品房新增供应量为26.7万平方米,比前一周增加了10.8%,其中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量为24.7万平方米,比上周增加了4.7%,而动迁、配套商品房在监控区域内无新增供应量。
统计显示,商品住宅的新增供应量自前一周开始小幅增长,但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金九银十"供应量爆发性增长之后,市场上可售量剧增,竞争加剧,市场销售缓慢,很多项目即使降价也难以大幅提升销售量。在此背景下,许多开发商选择了暂时等待,寄希望于明年所谓的"小阳春",从而导致近期市场新增供应量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看法:本轮宏观调控已经基本达到调控目的,为避免经济出现下滑,中央不会再推出新的针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措施。明年市场将可能结束调整,"小阳春"的说法即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