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涨不买跌”的市场规则再度在上海楼市得到了验证。尽管千方百计寻找各种促销手段、尽管价格已经调整数轮,但不温不火的成交数据还是让大多数开发商不能满意。
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并没有出现期望当中的火爆,当房价如众多“持币待购”者所愿开始下调时,购房者对于其购房时机的把握变得更加犹豫。
议价
一个小户型酒店式公寓的销售人员指着房型图对一个客人说到:如果想买的话,这几套房子给你打九折。
今年6月,成交量开始萎缩而楼盘报价依然高高在上时,许多楼盘的实际销售价格都开始悄悄出现了松动。这种非公开的降价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使得买房议价开始成为当时市场普遍认同的潜规则。
“可以说,只要你认真去谈,大多数楼盘都可以打9折以上的折扣。”一位地产代理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
但是一段时间的议价并没有让市场出现任何更活跃的迹象,于是有开发商在精心策划后公然喊出降价的口号。市场首次正式降价让该楼盘迅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销售业绩。随后15%的降价幅度一度成为市场参考的一个标杆,之后的两个月里,大部分楼盘只要降价幅度达到15%就可以出现成交放量。寻找超跌楼盘成为买房者新的方向标。
但是很快类似幅度的调价开始不能吸引买房人的注意,随着上市楼盘增多,选择面越来越大的消费者开始期许更低的价格。
纠纷
下家从来没有如此企盼过上家出现违约行为。
房价下跌使得房产纠纷再度大量产生成为市场一景,而这一次,毁约的成了下家。之前是下家心急如焚地急忙完成合约以防上家临时加价,如今演变成了获知房价下跌的下家千方百计找出合约的种种漏洞期望弥补损失。
随着房价下调的幅度不断放大,众多买房者宁愿损失定金也不愿意去将已经定下的房子买走。而前期客户对于楼盘降价的不平衡心理也开始出现,与开发商频频讨论补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