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谙某些银行自定的“单价6500元以下无需提供房屋评估报告”的房贷政策,陈某在中介授意下私制了虚假二手房买卖合同,将原本只值三四千元的5套房屋单价都提高到了6000余元。如此“妙计”使陈某顺利申请到银行290万元高额房贷。
据黄浦法院执行庭郝颖法官介绍,陈某在宝山罗南、盛桥等地购得的上述5套房屋如今售价不足200万元。类似陈某以“负资产”致使银行损失扩大的案件已占到该院房贷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而随着楼市持续低迷,此类案件还可能继续涌现。
5套住房虚提价贷290万
2004年2月,浙江来沪开五金店的陈某将目光瞄准了上海房地产投资行当。此前,他曾以4000元单价从某中介手中购进一套二手房,随即出手小赚了一笔,由此信心倍增。
此后,陈某听从该中介建议,向其购买了一套宝山石太路105平方米的二手房。中介老板还趁机向陈某面授机宜:单价低于6500元的二手房,银行在审查贷款申请时是不需提供房屋评估报告的;市中心这样便宜的房子早已绝迹,要买的话肯定首选郊区;石太路在宝山北部,银行肯定不会大老远赶去查看房子实情的;只要在合同中将房屋单价写得高一些,银行是看不出来的,这样就可名正言顺地从银行多获得贷款,从而享受到相当于“零首付”的待遇——到时房价大幅飙升,你就等着“空手套白狼”吧!
陈某被中介说动了心。在中介授意下,他最终在购房合同中将房屋总价定在了68.1万元,相当于每平方米6459.26元。2004年2月11日,陈某拿着这份购房合同及其他相关材料向交通银行市南支行申请贷款,并在当日就从该行顺利获得50万元房贷。
尝到甜头后,陈某又向该中介购买了第二套房(位于宝山罗南镇)。在中介的精确计算下,这套房屋合同总价被定在了81.2万元,单价略微提高到了6497元。上述支行接到申请后,随即向其发放了金额60万元房贷。
之后,陈某一发不可收拾。宝山盛桥三村的3套房子也被先后收归到陈妻和小舅子名下,此三套房的单价被陈某和中介依次“凑”为6305元、6306元、6307元。凭借一手炮制的购房合同和其他简单材料,陈某再次从该支行获得180万元房贷。
资不抵债银行收拾烂摊
坐拥5套房产后,陈某仅支付了头几期房贷就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再没有动静。此前,他曾向银行保证在2004年8月底前归还部分房贷。今年3月,国家和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楼市的政策,中介老板预言的房价大幅上扬局面并未如期出现。
此时,5套房屋对于陈某来说俨然是5根“鸡肋”:卖了吧,楼市冷清无人问津不说,即使有人探问也卖不出好价钱;不卖吧,近300万元贷款实在不堪重负。此时的陈某已心急如焚、不知所措。今年上半年,他终因负债累累被银行告上了法院。
被传唤到庭的陈某向法官承认:自己当初申请贷款时,在合同中将每套房屋的总价都提高了二三十万元,而他购买5套房屋总共也就首付了30万元;对于这5套房屋的实际情况,银行放贷前根本没有去宝山实地查看过。
陈某至今尚欠银行280万元,而据法院调查,他所购买的5套房子眼下实际市价还不值200万元。目前,陈某已将这5套房屋委托法院拍卖。由于拍卖所得仍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法院表示还将继续全力追查陈某的其他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