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经济形势,短期看月度环比,中长期看季度、年度同比。最近公布的我市三季度经济数据:工业经济9月降幅明显收窄、外贸出口增速居“三区两市”首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等,给我们带来了“企稳”的讯号,提振了信心。
工业经济单月降幅明显收窄
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市工业增加值184.19亿元,同比增长2.3%,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94.9亿元,同比增长0.5%,略高于温州增速,是温州三区两市中惟一正增长县市。
受国内外需减弱、宏观调控政策等影响,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673.4亿元,同比下降3.4%。然就单月产值同比降幅情况来看,9月份比8月份收窄6.7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初步显现。
市经信局相关数据显示,在今年工业经济减速运行的大环境下,国家没有采取类似2008年那样重大的刺激政策的情况下,去库存化成为企业渡过调整期重整旗鼓的必要途径。1至9月,我市规上工业产销率97%,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从月度看,从3月份开始,规上企业产销率不断走高,为下一周期经济回升创造条件。
累计出口超22亿美元增速居“三区两市”首位
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外需不足的情况下,全市出口企业在政策措施扶持下,保持外贸出口低位增长。据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前3季度,我市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出口累计22.74亿美元,同比增长3.43% ,出口增速高出温州市增速的5.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温州市“三区两市”第一位。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鞋、汽摩配件、各类机械为前三大出口产品,出口占比分别为20.04%、18.94%、15.96%,占比相对比较平均。从出口市场看,欧洲和亚洲依然是我市主要出口市场,分别占了40.65%和28.17%的出口份额,但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实现增长13.93%、19.71%和11.17%。
据悉,在外贸总体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我市外贸能保持低位增长,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政府搭建开拓市场平台,鼓励引导企业去参展、抢订单,确保了市场份额稳定;与此同时,外贸企业坚持走市场多元化道路,新兴市场培育初见成效;此外,我市外贸产业结构合理,抗风险能力较强,在经济波动时期表现更为平稳。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亿元同比增长10%
受国家一系列刺激内需措施影响,我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消费热点发生变化。据市发改局相关数据显示,1至9月份,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亿元,同比增长10%。
其中,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平稳增长,服装类商品有回暖趋势,汽车类销售放缓,家电、家具、装潢材料等地产销售相关商品需求下降。而楼市“价跌量增”,受港瑞金墅湾、天瑞香山美邸等楼盘开盘销售带动,全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增幅“由负转正”。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