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淘房网  >  投资分析  > 正文

张家齐:脚疼!开发商抬高精装报价集体自砸

2012年03月29日 19:47:13 来源:凤凰网房产 查看评论

  最近两月,开发商精装修“质量门”频出,愈演愈烈,让人觉得脚疼!

  万科精装做的好,不如公关好——万科的公关能力受到大家的公认,但未能实现“流言止于智者”的效果,精装房产品线对于万科而言,现在可能是“亚历山大”,对于星河湾、中海等一众明星而言,是山大的“鸭梨”。

  万科的事件愈演愈烈,各种观点很多,我倒觉得这个事情没那么复杂。应该就是精装修产品线自身的问题:报价注水、质量缩水,与购房者预期不符。

  注水到什么程度呢?我个人以前感觉,楼盘一般都是往几千、上万一平米来宣传精装报价的,业内估算实际采购成本以数百元一平米居多。还是看万科的数据,最近的一起深圳项目事件中,有媒体称万科对外曾报3000元/平米,但合同中只注明了500元/平米——“一比六”这个数据,对全行业有一定的参考性。

  万科安信地板事件中,媒体曾爆出开发商建材采购分A货、B货的问题,我后来对此进行过简单核实,有业内人士称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尽管开发商说自己有严格的采购程序控制,但事实反复出现,应该是可以胜过雄辩了:自检、自控、自查解决不了问题。

  精装修的问题应是出在检测程序上。目前,国内建材质量检测程序不公正,行业准入门槛不严格的问题已经受到很多地产界、法律界人士的关注。以自查为例,万科去查自己的问题得付费,而检测机构是要盈利的,拿人的嘴短,无法避嫌;据了解,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问题严重的可以禁入,但是对于实施检测的操作人员而言,尚没有相关的规定,理论上意味着他们即使出具虚假报告,换个公司名、换个工作单位,还是可在这个行业继续从业,违规操作成本不高。

  在房价上升预期中,投资购房者比例高,他们更关心转手能挣多少钱,因此精装修问题不突出;现在属于房价“缩水”期,购房者以自住需求为主,关注居住品质者增多、找茬退房或补差价者增多。在上线产品供应链尚存在明显制度缺陷的背景下,精装修产品线本身就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还主动的抬高价格预期,砸到自己的脚应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对于过去两年行业内的精装修热潮而言,这一轮“质量门”事件会形成一定的冲击,精装修报价“注水”是整体房价走高的推手之一,是一种营销策略,质量问题频出,也源于此心态:大家本身的目标可能并不是要做好这个产品线,而是这个产品线可以增加一个价格策略操作空间。

  现在,请各位脚疼的房企们想想,还要不要将这个产品线继续下去?我猜想很多企业会退出,因为精装改毛坯,能为房价下调提供一个相对体面的台阶,也能减少交房时的恐惧,眼下,这份钱不好挣了,退出无可厚非。

  如果有企业仍能坚持走下去,积极改进精装修产品线,希望大家对他们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宽容。其一、这是一个市场的趋势——只要他们把产品做好,价格定合理了;其二:精装修产品线对于住宅产业化程度提升起着推动作用,是企业实力和眼界的体现,是利于全行业长远发展的。

[编辑: 姜珂珂]
关键词:精装修
转发到:温网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评论区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