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淘房网  >  温州楼市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中国社科院:5年来房价太高 全民都不敢消费

2011年12月20日 09:28:44 来源:北青网 查看评论

 

  近5年食品支出年均增10.5%

  如果翻开之前几年的报纸,我们也可看到,同样是“涨”声一片。

  2009年,一个专家的计算称:物价上涨一年间100元钱缩水——少买了75枚鸡蛋,这个概念曾经让媒体一片哗然。

  再到2010年,各大报纸头条经常出现这样的字眼:棉价飙涨,大蒜甚至贵过猪肉,绿豆价格翻番……各类商品涨声一片,物价上涨牵动市民的敏感神经。

  此次调查显示,2006~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1.1%,其中食品与衣着支出分别年均增长10.5%和12.5%。在收入增长还不够快的情况下,基本生活商品支出的稳定增长,使居民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消费需求。

  原因

  社会财富在集中居民收入连年下降

  报道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呈现连年下降趋势。我国的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是不断增加的社会财富越来越朝着少数人集中,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发展的成果越来越为少数人所分享。

  居民收入少,相对来说,就影响了其消费心理,物价稍微上涨,对集中着大量财富的少数人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收入本来就少的大众群体来说,自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调查曾表示,收入越少的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敏感度越强,对其生活也影响越大。反之,基本不受影响。

  分析

  住房教育支出增加

  “挤占”居民消费

  消费和储蓄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储蓄多了,消费必然就少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比如:住房、教育、医疗等明显增加了居民的支出预期。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还不完善,所以,大多数居民处于自我保障的需要,储蓄成为他们首选的方式,当然也就相应限制了消费需求。

  举例来说,一个家庭每个月的收入总共一万元,想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每个月需要固定往银行存款4000元,五六年后,才能有一笔首付款,那么在这五六年间,银行储蓄的多了,手头流动的钱自然就少了,每月剩下的6000元支持一家人生活,那么自然能省则省。

  除去购房外,目前,我国的教育、医疗支出等过快增长,也大量挤占了居民家庭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影响了整体消费增加。

  2010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不到三成。政府服务供应不足,说明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时,居民所得极少,迫使居民用自身收入来支付本应由政府负担的开支,客观上挤占了居民消费,并从心理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导致储蓄率偏高。

  

[编辑: 姜珂珂]
关键词:蓝皮书
转发到:温网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评论区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温州网保持中立。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