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房企频繁出手 首开万达开辟新据点
每经记者 叶书利 朱玲发自北京 广州
“4·15”新政调控打乱了不少房企拿地的步伐。但进入7月份以来,市场成交开始回暖,一些大型房企又开始出手土地市场。
6月底以来,以北京为总部基地的房企,如万达、首开集团、中国铁建和SOHO中国等,掀起了一波低价买地的浪潮。
以万达为例,6月底以来,公司相继在福建拿了两块地,以延续公司在珠三角的扩张步伐;并在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三大经济区域布局后西进重庆,以完成全国性布局。
首开集团拿地背后的扩张意图也显而易见。
6月底以来,除了在北京拿下两块地巩固既有市场外,首开集团还走出北京,分别落子四川与贵州,以摆脱公司对北京地产业务的单一依赖。
8月13日,SOHO中国再次豪掷千金于上海市场。这是公司今年在上海拿下的第三块地。就像近日SOHO中国发布的2010年中期报告中所言,上海与北京是公司未来的利润池,因此除了继续巩固北京市场,也要加大上海市场的投资。
在华南市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向从事住宅开发的房企也开始关注商业地产,并且在土地储备时有意识地增加一定量的商业土地储备。近期,在土地市场一向表现低调的中国奥园、合生创展也开始垂青商业地产。
而像保利、恒大等一线房企,新政调控也并未影响其拿地的步伐,只不过拿地区域集中到了二三线城市。据不完全统计,保利自7月以来至少6次出手土地市场,拿地金额超过了33亿元。
合富辉煌市场研究中心集团副总经理龙斌认为,受市场调控的影响,上半年土地市场甚为冷清。而下半年,土地供应将加大,保利、万科这些大型房企拿地之间竞争恐更为激烈。对于一些超大型的土地,房企或联合出手拿下,比如富力等拿下的天津项目。
拿地个案:远洋地产的“地王”式扩张
每经记者 叶书利 发自北京
最近一段时间,提到远洋地产,人们就能联想到“地王”一词。远洋地产的扩张,伴随着争议性的地王式路径,即使在楼市低谷的今天亦如此。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产分析师认为,随着中远集团的逐渐退出,远洋地产的股权结构或将进一步分散化,这将强化公司管理层的权力,由此可能导致远洋地产管理层内已形成的激进扩张思路得到进一步发挥。
逆市借钱买地
早在7月14日,远洋地产就发布公告宣布,“已取得不少于6名投资者认购本金总额共9亿美元可换股证券的承诺,新募资金将用于接下来的土地扩张”。
8月4日,远洋地产以近19亿元在上海拿下两块地块,其中的罗店F1-6地块,楼面价已高达21289元/平方米,创下地块所在的板块新高。
远洋地产激进的拿地思路正在并仍将继续。
远洋地产最新的拿地目标对准了将于本月中旬开标的北京CBD核心区域12宗土地。这12宗地块现已吸引了包括远洋地产在内的61家企业参与角逐。坊间一直盛传,12宗焦点地块中的中服地块现已被远洋地产“内定”。
这种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中服地块在首次挂出时,政府相关部门对竞标该地块的开发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起拍价50亿元,竞买人为不低于30亿元注册资本金的房企与不低于50亿元注册资本金的金融机构联合体,且金融机构在联合体中要绝对控股。
上述分析师说,该规定出来后,许多行内人都认为这种规定是 “被有意设计的”。潘石屹甚至直接炮轰:“全世界符合此投标条件的开发商只有一家。”
潘石屹口中的“只有一家”虽然没有明言,但明显直指远洋地产,因为远洋地产的大股东正是金融业的中国人寿,而且远洋地产素来在拿地时“极为豪爽”,这也符合中服地块的高地价定位。
虽然对此传言,近日远洋地产董事长李明对外澄清:对于中服地块,公司并不一定志在必得。
但对此澄清,上述分析师认为,这只是上市公司的一种程序性的回应而已。本月中旬中服地块开标后,远洋地产或许又将再次创造 “地王话题”。
“去中远化”后更激进?
8月16日,中远国际对外宣称,将在未来12个月内,择机出售手中持有的远洋地产剩余股权,以兑现此前的承诺。
3月18日,当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之后不久,中远国际的母公司中远集团第一个站出来回应国资委的政策,承诺将在半年内转让手中所持有的远洋地产股权。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时下远洋地产的股权结构为:中国人寿持股24.08%、中远国际持股16.85%,其余59.07%的股权为公众持股。
上述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鉴于保险公司对单一公司持股的相关规定,如果中远国际手中出售的16.85%股权,中国人寿增持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中远国际手中16.85%股权被几家机构瓜分。如果这样,远洋地产的股权结构将进一步分散化。这种更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将会提升远洋地产管理层的权力。手握更大权力的管理层,极有可能进一步强化目前业已形成的激进扩张路线,这必将促使远洋地产未来的“地王”式扩张更加激进。